15年“不离不弃”的爱感人肺腑

2018年05月18日 10:34   来源:东方网   吕好玫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四川省古蔺县德耀镇红光村,几乎没人不知道王小平。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道的内涵、爱情的定义,照顾因意外导致终身瘫痪的丈夫15年,这名普通农村妇女的坚强和不离不弃,感动了众多乡邻。(5月17日的中新网)

  有一种爱,叫做放弃。“当爱你已成为你的负担,当相爱已是一种痛苦,那么,我选择放弃。”然而,有一种爱叫不离不弃。15年来,王小平照顾瘫痪丈夫,无怨无悔,感人肺腑。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到头各自飞。”人是社会的产物,离不开物质环境与基础。而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进入婚姻殿堂后,物质环境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然会出现“大难到头各自飞”。如有的丈夫遇到车祸瘫痪了,妻子总是闹着离婚;有的地震袭来时,就有丈夫抛下妻子独自逃生;还有的丈夫生病了,妻子丢下儿女,携存款潜逃等不一而足。

  当然,世上行人,行行色色,我们没有理由对一般的“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人,一味地不分青红皂白地予以谴责。但夫妻“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不断上演,不仅涉及到个人道德问题,更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反映。于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相濡以沫的夫妻事迹,便成了社会价值追求的主流,也成了世风的风向标。

  而今,王小平在丈夫瘫痪后并没有“大难到头各自飞”,而在半夜还要起床,帮丈夫翻身、盖被子、解手,悉心照顾丈夫,15年来如一日,自然让我们刮目相看。从这位有情有义的好妻子身上,为我们勾勒出了社会上最宝贵的价值:善良与责任。从小处讲,这种不离不弃,就是情义千金,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国民的最光彩的传统美德。从大处讲,这种不离不弃,就是一种时代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脊梁,值得社会永远的倡导与坚守。毕竟,随着整个社会进入矛盾错综复杂的转型期,世间道德万象,让民众感到传统的优良美德在逐渐消失,渴望传统优良美德的感召力能够在当今社会里形成一面榜样的旗帜而飘扬。

  这位好妻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不离不不弃、相濡以沫的人间真爱,让我们体会到了传统美德的精华,读出了爱的真谛。这种感染的力量早已形成一股暖流,温暖每一个有良知人的心:夫妻既是同林宿,要飞也得一起飞。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