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祭:奋斗是最好的纪念

2018年05月12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四川省统计局7日发布“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灾区经济发展报告。10年来,汶川地震39个重灾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8%,比全省年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一系列数据指标,直观呈现灾区发展成效。(510日人民网)

  奋斗是最好的纪念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王鸣镝

  十年前“5·12”汶川地震,天空呜咽,大地悲鸣,六万余同胞再难相见,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十多亿中华儿女携手同心,心系灾区,捐款捐物,出钱出力,为灾区人民撑起“爱的天空”,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之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担当与力量。

  十年涅槃重生令人感动,充满力量!十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党政军民倾情支援,曾经满目疮痍的汶川地震灾区如今面貌一新。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勃勃生机的新园区、鳞次栉比的新民居,龙门山脉城镇村落美丽和谐、山清水秀。十年,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奋斗“奇迹”,令人动容,使人骄傲,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精神、厚积薄发的民族力量。灾难带来的伤痛在大爱的暖流里被抚平,凝聚成了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正是一次次灾难的考验、一场场人间真情的倾注,砥砺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推动着中国社会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

  “人间万事出艰辛”。十年的奋进,把勾画的美好蓝图绘就成为现实。十年的执着,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续写大爱无疆。十年的跨越,从满目疮痍到绿色崛起,浴火重生的汶川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正是这种从悲壮走向豪迈感人至深的力量,铸就了英勇不屈的抗震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携手同心,用昂扬的奋斗姿态撸起袖子加油干、马不停蹄接力干,朝着那看得见的幸福生活,砥砺前行,奋斗不息。

  废墟中的涅槃重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高帆

  震后十年,改变很多,也有很多遗产需要保留并放大。譬如对生命的珍视,对开放价值的认可,对以人为本的践行,对专业、科学的敬畏,对命运共同体的坚守,这些依然是必须高举的理念之旗。生命高于一切,人就是目的,不是一种抽象的价值,它必须在社会发展与治理的每一次行动中得到彰显。

  纪念,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抵抗遗忘。不只是怕遗忘死者、忘却悲伤,更是要避免遗忘教训和经验。如果说灾难是一个民族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锻造,那么,铭记和吸取灾难的教训,从灾难中凝聚进步的动力,才是“多难兴邦”的前提,才是兑现时代对灾难补偿的必由之路。如今,经过一场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特殊“战斗”,灾区的面貌已焕然一新。这场灾难给我们带来创伤,也淬炼出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又见汶川白云蓝天,大地不再忧伤,山河流淌春光;又见汶川白云蓝天,放飞美丽的梦想,走进新家园……”勤劳勇敢的汶川儿女通过歌声告诉世界,震后十年,他们从悲壮走向豪迈,经历了涅槃重生。十年,置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不是一个太长的刻度。“5·12”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十年涅槃,汶川在废墟上生长与奋进,回忆是永恒的力量。十年,我们依然铭记。

  十年踪迹十年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韩冰

  每每梳理地震的经历,回顾全国人民精诚一致、抗震救灾的情景时,我们的心中就会触发起难以名状的深久伤痛,翻涌起前所未有的爱与力量,而它们源自整个中华民族,并鼓舞人们叩问生命、重建生活的信心。震后十年,当年这场巨灾的亲历者们,诀别不堪回首的灾难,直面悲喜交加的生活,续写家园重建的当代史。十年后的今天,以震源地汶川为例,他们坚持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实施“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和“全域旅游”的经济布局,人均年收入从十年前的两千多元增加到了如今的一万两千多元,灾区民生与地震前比起来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汶水羌城一片明秀,恢复到了幸福的平静中。

  灾难是一面镜子,既能映照出人们的智慧与仁慈之心,又能检视我们建立的社会制度的优劣。汶川之后,玉树、舟曲、雅安、鲁甸等地相继发生大的地震灾害,政府动员越来越高效,民间参与渠道越来越多元,这就是汶川抗震创造出来的成功模式。汶川之后,国家在日常的制度建设中和工作中,持续表现出一种认真、一种道义、一种秩序井然,而国民中蕴藏着的“弘道”精神,于日常生活中虽不时刻显现,但一直存在。

  山川峥嵘,蜀地花重,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汶川地震十周年祭,既是让逝者心安,也是让生者奋进,注入生活的勇气,并唤醒更多国人的坚韧之志、仁爱之心、弘道之风。这些都是更广义上的“重建”契机,关乎新时代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内容来源于时评作者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