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掉垃圾桶不算文明的管理

2017年11月16日 10:11   来源:北京晨报   郭元鹏

  公共区域设置垃圾桶,是一种必须的社会服务。“取消垃圾桶”这种对文明行为的倒逼,看似有道理,其实是不人性化的,更不是文明的表现。

  “学校怎么连个垃圾桶都没有?”前两天,因妈妈临时有事,东钱湖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张伊诺由爸爸送去学校。第一次送孩子上学的爸爸发现,女儿随手捡起校门口的废纸,一直捏在手上。“校园的垃圾桶都去哪了?”11月14日,校长童军说,学校公共区域取消垃圾桶已经3年了,倒逼孩子们养成不丢垃圾、捡拾垃圾的好习惯。(11月15日《宁波日报》)

  宁波的这所学校,实施“公共区域取消垃圾桶”的做法已经三年的时间了,依据报道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尽管校园很大,却并没有因为“没有垃圾桶”出现脏乱差,校园里十分洁净。孩子看到校园内的废弃物品都会捡拾起来,放进书包里,攥在手心里。但是,这样的管理模式也是存在问题的。

  这所小学占地面积近70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无论塑胶跑道、绿茵草坪,还是校园小道、教学楼走廊,都看不到一个垃圾桶。孩子们不能在校园的公共区域投放垃圾,发现垃圾只能捡拾起来,送到班级里的垃圾桶里。在学校看来,公共区域里没有垃圾桶,就能逼着想丢弃垃圾的学生,将垃圾带到指定地点投放。发现公共区域存在废弃纸片、塑料袋,也能逼着他们捡拾起来。

  固然,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没有了垃圾桶”也没有导致脏乱差的出现。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校园的公共区域是搞了“卫生责任制”的,将校园的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分解到年级和班级,谁的责任区出现了脏乱差,就会降低卫生的分数。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主动捡拾地上的废弃物品,是为了自己的荣誉,他们谁也不希望自己班级的卫生责任区因为脏乱差而被扣分。

  但是,这种对文明行为的倒逼也是不人性化的。偌大的校园,在公共区域里完全取消垃圾桶,学生丢弃垃圾十分不方便。以至于需要将废弃的垃圾装进书包里,攥在手心里,其实这不就是一种污染吗?试想,将垃圾放进书包里就会污染书包,将垃圾攥在手心里就会污染手掌,会导致病菌的间接传播。

  而且,这也不是该有的管理方式。按照这种“取消垃圾桶倒逼文明”的理论,是不是意味着其他地方也可以效仿?景区取消垃圾桶,倒逼游客出行文明;医院取消垃圾桶,倒逼患者文明;银行取消垃圾桶,倒逼储户文明;政府办事大厅取消垃圾桶,倒逼办事的群众文明;那么,大街上也可以取消垃圾桶,倒逼市民文明?

  公共区域设置垃圾桶,是一种必需的社会服务。让学生养成文明生活习惯,是要教会他们垃圾分类,将垃圾投放到垃圾桶里,而不是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公共区域取消垃圾桶”如此管理不文明。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