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创客”的怨声直指基层创业痛点

2017年08月31日 09:25   来源:华西都市报   李晓亮

  近些年,我们都曾目睹并热议过一轮轮“逃离北上广”风潮,当然也就一遍遍重温过“逃回北上广”的轮回。逃离到逃回,一个循环。似乎说明了,这些满腔热血的青年们,返乡转了一圈后,或又悲哀承认无处可逃,重返一线城市才是安放青春的无奈之选。

  若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只认规则,只看实力,爱哭未必有糖,那么故乡小城又不相信什么呢?《县城“创客”》——中青报冰点特稿一整版,恰好补上了残缺的这块一直被忽视的拼图(中国青年报)。置身事外的我们,光是从新闻报道中,听听返乡青年们的怨言牢骚、创业碰壁受挫的苦闷故事,到底能对他们有何助益呢?

  可能还真有:如一受访者直言“不需机构给多少钱、多少资源,就像这样听我说说这些年难处就行。”看到这,你或会觉得这帮人心理素质,咋会如此不堪?这点抗压能力,还创哪门子业?老老实实打工领钱,不比啥都强?但是看完整版,你没准就没这么肯定了。

  当然,最普遍的是“小城市规则”,简言之就是“只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人情大于天,唾沫淹死人。具体到创业领域,就是漠视契约精神,无视基本商业逻辑和规则。在这样的商业环境,回乡创业,难比登天。这会让返乡者心灰意冷,在逃回大城市后,以身说法,劝诫后来者“别回去,那里不适合创业”。如此恶性循环,堵住更多回乡脚步,故乡就真空心化了。

  一些人逃回大城市才东山再起,但也不乏另一些人千难万险后仍选择扎根故乡,并希望从自己做起,一点点改变故乡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观念,助推外部环境、行业规则、产业生态,从乡里人情向现代、市场、契约、法治等理念规则转型升级,最终带动所在城市的进步。

  但,和这些小青年个人理想化图景相比,更根本的或应该是城市公共服务、权利保障上的改变。虽未点名,但多城多人都提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顽症痼疾:“工作人员聚在一起讨论买菜,就当没有看见我”;“为几本证件,跑一两百趟,腿都快断”“甚至有人说:‘你咋又来了’”。而相应的回省城后“一年多时间,已挣到房子和车子”。

  “在大城市都能成功,为什么在家乡不能成功呢?”我们需要的,是办事窗口都是素质合格的人员,而非围着聊“韭菜多少钱一斤”却装无辜质问办事人“咋又来”的奇葩政务环境。说到底,吸引人才需要的是公平开放友善为核心的软实力,能提供无限晋升可能,而不是关系、人情里翻滚半生,一眼望到头的小镇模板人生。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