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加价”背后是医院管理乱象

2017年08月01日 09:53   来源:西安晚报   罗志华

  7月29日下午,长春市民马明(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朋友介绍我到位于长春前进大街上的某医院做包皮手术,医院一开始收取了我610元手术费,结果术中临时加项,我最后一共交了一万多块钱的手术费。”(7月31日《新文化报》)

  患者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有事先知情权,术前谈话没有提及、手术同意书中没有写明,却在术中发生的事,则属医生告知不足或故意隐瞒。患者在麻醉情况下部分或全部丧失判断能力,且手术做到一半难免怕得罪医生,在这种情况下签字同意手术,应该被判定为无效。

  问题是,这种既违规又不道德的诊疗行为,为何会屡有发生且多集中在部分民营医院呢?治理的着力点,又该放在哪里?

  治理类似乱象,首先离不开打击。打击不会对不同性质的医院区别对待,即使有区别,也只会对民营医院更加严厉。可见,“术中加项”多集中发生在民营医院,打击力度不足不是根本原因。

  区别就在于医院管理和内部约束。不妨设想,假如一位公立医院的医生在手术台上加项加价,其结果会怎样?首先,受严格的财会制度制约,公立医院的医生既没必要也很难这么做,因为患者的医疗费只会交给医院,不会交给个人,医生冒险加价得不到好处。即使医生真这么做了,等待他的是医院的严肃处理,是周围同事的另眼相看,不仅职业前途会受影响,工作环境都可能随之恶化,管理和执业氛围,让医生变得检点,这个制约作用不能被忽视。

  但在部分民营医院里,由于不存在这方面的制约,当发生同样事件后,结果会完全不同。很多民营医院承包或变相承包了科室,至少科室收入与医生的待遇联系十分紧密,术中加项所获收益多归医生所有,他们更有动力在术中加项加价。此外,即使事情被曝光,也可迅速退款或赔款,就像这起事件一样,将被曝光的事件当成个案处理,只要其他更多术中加项没被发现,医生仍然可以赚钱。

  即使事情闹得更大,医生也可卷铺盖走人。多数民营医院不像公立医院那样,可用编制、福利、职称等人事因素对医生进行约束,医生流动性很大,有退路却没有“把柄”,个别医生就会更加胆大妄为。

  也因为存在这样的差别,一旦出现类似事件,患者可向公立医院大胆表达诉求,但对于民营医院,他们多半只能忍气吞声,这反过来又让这些医生更加大胆。这说明,“术中加价”背后的真正原因,是部分民营医院的管理乱象,假如这些医院不改变其发展策略和管理模式,类似坑害患者的事件仍会时有发生。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