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也能经世致用

2017年07月06日 09:16   来源:人民日报   邹逸麟

  人文科学往往被许多人认为是“无用”之学,因为它大多做的是基础研究,与当下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相距较远,很难起到经世致用的作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一些人文科学的经世致用功能并不亚于某些社会科学。这里,我们不妨以人文科学中的小宗——历史地理学为例,看看人文科学的经世致用功能。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上地理环境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一方面要研究历史上气候、植被、土壤、河流、湖泊、海岸、沙漠等各种自然要素的变迁,这种变迁当然离不开人类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研究历史上人类各种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格局和变迁,这种分布格局和变迁当然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简而言之,历史地理学就是研究历史上人地关系的学科。研究历史上复杂的人地关系,需要进行大量第一手历史文献的收集、考辨等工作,还要采用现代手段进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比较近似地恢复历史的原貌。这是一项十分繁琐细致的基础研究。但历史地理学这种基础研究的成果,对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的治理、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保卫、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数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一个瓶颈制约就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这不但影响农业、工业生产,同时也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因此,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异地引水工程,最大的工程当属南水北调。然而,根据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并不缺乏。汉唐时期,关中地区水系发达,“八川绕长安”。黄河下游平原在宋代以前水资源也十分丰富,平原上河流众多、湖泽密布。丰富的水资源使黄河下游地区从汉代到隋唐,一直都是全国粮食的主要产地,承担了封建王朝各种物资供应的重任,造就了隋唐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

  然而,经过千年变迁后,关中地区的水资源已今非昔比。关中地区在汉唐时长期是首都所在地,皇家宫殿和王公贵族私宅的建造以及民众生活的需要,导致秦岭、北山的大批森林被砍伐。农耕的开发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使泾河、渭河流域的泥沙与日俱增。中唐以后,黄河流域长期处于战乱之中,人口逃亡、水利失修,加上中上游黄土高原的长期开发,水土流失加剧,黄河下游不断泛滥,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所以,10世纪以后,黄河流域即便在政通人和的情况下,水旱灾害还是非常严重,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趋势,造成了经济的逐步衰退。由此可见,黄河中下游地区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的短缺,并非当代的事,从历史长河来看是有其千年根源的。在农业社会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人口繁衍带来粮食需求的增加,扩大耕地是无可奈何的事,但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也是我们必须从历史中汲取的教训。探究这种人地关系的变化,对于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再如,我国历史上疆域的形成和变迁更与当下国家发展密切相关。从公元前2世纪形成以农耕区为主的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到18世纪清乾隆年间形成包括农耕、畜牧、狩猎三大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陆疆的开拓和包括钓鱼岛、南海诸岛等在内的海疆的确立,经历了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都有确凿的历史事实可以证明。这类课题的研究无疑有着经世致用的功能。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也大有可为。从2000多年前张骞完成“凿空之旅”、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到唐宋后海上陶瓷之路的发展,都有十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献和遗迹的支持。可见,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无疑有着自己的独特作用。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