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惨无人道”的语文考试大题能否改进?

2017年06月12日 07:48   来源:中国网   张田勘

  6月7日,语文科高考结束,其他省的考生对阅读理解题的感受如何不得而知,但浙江考生似乎过得并不怎么好。许多浙江考生表示,今年的语文阅读题《一种美味》太难,有考生笑称,“高中三年,竟然输给了一条草鱼”(文章里的美味,指的是草鱼)。该文作者巩高峰也被众多网友人肉了出来,让大家觉得好玩的是,他对自己的文章也只能“阅读”无法“理解”,“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怎么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

  在对高考的作文题进行狂轰滥炸似的吐槽后,又轮到阅读理解题了,显然,这是一种必然现象,而且这是一个与作文题一样长期和集中关注的问题。多年来,语文的“阅读理解”与英语的“完形填空”被考生并称为“史上最惨无人道”的大题,其中“阅读理解”比“完形填空”更甚,因为“在做题时,你要分析的,其实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你需要猜的是出题老师理解这篇文章的思路是什么。”

  对于阅读理解题,即便是原作者也未必能完全答对,这首先在于阅读理解的个性化,所谓的对错也是按照出题者对文章进行个人理解后,设计出来一些题目,考生能按照出题者的思路来回答的,当然就会答对拿分,反之就会错误丢分。而且,能否答对,还要绕过出题者有意无意设计的一些大大小小的陷阱和挖的一引些大大小小的坑。

  尽管阅读理解题的这种情况颇引争议,但也有其合理性。每个人对一种文字作品(包括文章和著作)都有与作者不同的理解,除了仁者见仁外,还在于,即便多人理解文章的意义相同或相似,也还有一千个人就有一个哈姆雷特的差异。

  但是,阅读理解产生了与原作者差之甚远,甚至意想不到的其他理解,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作者在当初写文章时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文章、某些段落和字句有着《诗经》六艺的内涵,即包含了“风雅颂”的联想和引申等意义,这样的意义由出题者、研究人员和读者看出来了,甚至是挖掘出来了,这正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是否力道十足和寓意深远的标志。

  同时,这也代表了文学批评的一种功能,批评者能从作品中挖掘出作者并未传达、明示和忽略了的某些深远意义。所以,出题者总是能给出作者都没有想到的答案,也难怪作为特殊的读者——考生更难看出和解答出出题者对文章的理解,因为考生通常比较紧张,而且时间很紧,难以对整篇文章逐字推敲,并从整体意义上来把握思考。从这个意义上看,考生称阅读理解题是“史上最惨无人道”的大题也并不为过,而且这些题一道就有6分左右,分值也太高,错了一道丢分就不少,也直接或间接决定了考生能上名校、一流大学还是一般的大学。

  由此也看出,应当改进中高考的阅读理解题,才能达到比较科学和客观地测评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也让考试更为公平和合理。这显然涉及考试出题的科学性或适宜性。显然,这是一个大的教育研究题目,已经有无数教育专家在探讨,仅仅是每年的中考、高考的各个科目该如何出题就有无数的研究文章各抒己见,甚至针锋相对,论争激烈,但是每年该考的考题还是要出,考试还是要考,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和改进。

  笔者以为,首先是阅读理解题的选文应多样化,除了文学作品外,还应选择涉及哲学、社会和科学内容的文章,这些文章既可以考察考生知识面的多样性,也可以体现公平,因为不同考生对不同文章的理解有强有弱有深有浅,也就能避免弱者太弱,强者太强,分摊了风险。尤其是“科学文章”(非“科普”,是根据内容和文学体裁分类)出现在各类试卷中,既起到科学传播的作用,又起到教化和阅读欣赏的作用,还成为让科学与文化相结合的一个节点或入口。

  其次,对于阅读理解题的答案标准应当设计得更为宽泛。考试一般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参考答案),这个标准答案其实就是按照出题者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根据文章设计的题目拟出的答案。但是,阅读理解的答案中非对即错的“标准答案”不宜太多,参考答案应当多一些,答案应当是多元和开放的,而非唯一和封闭的,只要答题的解释言之有理,包括可以从作品的描述中得到符合逻辑(相联、相关、相似、相近)和新颖的别具一格的解释,就应当视为正确,这尤其适合于归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为文章起个标题”这样的题目。

  另外,阅读理解每道题的分值不能太高,否则考生的失分会比较多,这既对他们是一种打击,也是在用一种不太确定的答案造成考试的不公正、不客观,从而也或多或少消解和削弱了考试的科学性、正当性和权威性。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