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诗评语”点燃学生希望之灯

2017年01月13日 07:57   来源:燕赵晚报   杨朝清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昱玮年少多才智,成功就在不久时。”这首诗是山东寿光市世纪初级小学三年级7班班主任孙海燕写给学生黄昱玮的期末评语。全班42名学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诗评语”,家长会上,孙海燕将会把这些评语发给学生家长。(1月12日《齐鲁晚报》)

  当我们见惯了千篇一律、陈词滥调的期末评语,诗意化、个性化的“诗评语”让人眼前一亮。当学生和家长看到这样别出心裁的期末评语,不仅会为老师的创意点赞,也会被老师的心意打动——与那种同质化、模式化的期末评语相比,“诗评语”用真诚的态度和真实的力量赢得尊重和社会认同。

  期末评语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通过期末评语,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进行“无声的交流”。就此而言,期末评语并非无关紧要,一个好的期末评语,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和鞭策;一个空洞、言之无物的期末评语会流于形式,既没有发挥期末评语的育人功能,也失去了一次家校互动的机会。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考核标准化、目标功利化、行为短期化和手段工具化,让一些老师习惯围着“分数指挥棒”转。能够直接提升学习成绩的事情,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否则就会选择性忽略、漠视,流于形式、走过场。

  不同的学生尽管有同样的身份标签,在兴趣爱好、性格偏好、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上具有鲜明的差异;既然每个学生都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自然要求期末评语与众不同,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这一切,既离不开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也需要他们多一些“仁爱之心”,在平时既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也关注他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

  同样的期末评语,有的教师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有的教师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一个教师心中有爱,就可以点燃希望之灯,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