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研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进展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到处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民生观”。从宏观特点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的 “民生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政治性和原则性,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针对性、实惠性,更凸显着深沉的底线性、科学性和战略性。习近平总书记一往而深的“民生观”,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不仅在隆隆寒冬里向广大群众发出“最长情的告白”,送来阵阵暖意,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实践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政治性和原则性。
习总书记的“民生观”,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夙夜在公,只为心中人民,在他的系列讲话中,“人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付诸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励精图治、敢于担当,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我们树立了行动的楷模。
习总书记指出,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关乎我们的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关乎我们政党的合法性和公信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群众的满意永远作为我们工作的动力,把群众的意见永远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一把标尺。我们的一切工作,有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困难、最现实的问题中,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一切工作,也只有在吻合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才能无往而不胜。
做好民生问题,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也就是我们做好工作要时刻牢记的叮嘱和要求。比如,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要坚持民生工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连续性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将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作为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大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常抓常为,善抓善为。正如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的,“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针对性、实惠性。
这是显而易见的,在包括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等民生领域,习近平总书记都曾作过重要论述,这些针对民生问题的论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惠性,目的就是要通过党和政府的努力,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我国民生改善的红利。就拿这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所讨论的问题来说,无论是“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还是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6个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和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具有底线性、科学性和战略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工作的底线思维,他强调:“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可以说,坚持民生工作的底线,就是要提倡勤劳致富、合法致富、共同致富。只有守住底线、完善制度,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社会利益关系才能从根本上理顺。
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更有着鲜明的科学性,他不仅将民生问题看作是社会建设问题,更将其作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民生发展动力,不仅将其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还将其视为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不仅从宏观的角度阐明了我国民生工作的基本目标和长远意义,更为我们指明了做好具体实际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指南等等。这些充满辩证的“民生观”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将在实践中经受住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也充满了注重长期谋划的战略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生工作,在出台政策、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的时候,要有管长远、利长远的战略眼光,既要注重解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眼前困难,更要重视解决其长远发展、长效生存的问题。比如,在精准扶贫问题上,他强调要建立“造血”机制,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致富,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分享改革的“红利”,共享发展的成果,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当下,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日益清晰与壮阔的民生蓝图,提供了工作方针和实践指南。我们一定要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民生观”的认识、理解,加深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以更大的勇气,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举措将民生工作全面有效推进,坚实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本、筑牢中华儿女的梦想之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