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终结“患病”的政府网站

2016年11月21日 07:41   来源:东方网   袁文良

  最近,中国政府网发布了2016年第三次全国政府网站抽查结果,抽查合格率为88%,比上一次抽查提高3个百分点。据介绍,此次政府网站抽查,共随机抽查了各地区和71个国务院部门政府网站867个。其中,国务院部门政府网站抽查合格率为98%,各地区政府网站抽查合格率为86%。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僵尸”“睡眠”等“患病”网站得到了回应。(《经济日报》11月18日)

  按道理来说,政府网站是利用现代传媒与民众进行沟通的一个好方式,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便民服务,因而应该不断优化服务功能,做得好不仅可以提升政府形象,还能方便群众办事,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尽管这次抽查合格的网站比上一次提高了3个百分点,达到了88%,过去的一些“患病”风韵得到了“医治”,但仍有12%的网站不合格。特别是抽查的各地区政府网站竟有14%的不合格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的有些部门仍然没把这种联系群众的方式当成一回事,这不仅是在拿老百姓“开涮”,而且是以政府的公信力“开玩笑”,结果是让官方“蒙羞”,它折射出了某些职能部门和某些公务人员的不作为。

  当然,政府网站建设开通后患上各种“病”,而且没能进行“医治”,在抽查中仍出现了各种不合格的问题,相关部门也许会找出各种理由予以“解释”,甚至会认为是“运气不好”而“撞在了枪口上”,但无论如何,最根本的恐怕还是相关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最初建设并开通网站或许是迫于形式的需要或上级的要求,只是个“应景之作”,找人做个“架子”就完事大吉,没有安排专人去管理、去经营,根本没有把它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百姓的一个渠道,因而在日常维护、信息更新上消极怠慢,敷衍了事,结果使网站“病入膏肓”。如此这般,与其说建设了沟通群众的“网站”,倒不如说在政府便民服务的通道上加了一把“锁”。

  因此,要想打开这把“锁”,治疗“患病”的不合格网站,必须“对症下药”。一方面,有关单位的领导必须提高认识,要认识到建设网站对内有助于工作开展,对外有助于接受监督,更有利于优化自身形象。因而要完善相关板块,特别是一些诸如“领导信箱”“办事指南”“群众评价”等便民板块更不能形同虚设,要让群众从中体会到“方便”与“快捷”;另一方面,要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及时更新网站内容,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并根据群众意见多开服务“窗口”,积极交流沟通,自觉为民服务,不能让网站出现“休眠”“沉睡”“迟到”等现象,也不能让网站“带病运行”,更不能让网站为了“应景”而建设、为了“脸面”而存在、为了检查而运行。

  《韩非子·喻老》中讲:“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这些“患病”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表面看上去似乎不大,但实则不轻,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只要相关的职能部门对于政务公开能重视起来并拿出具体的工作标准、考核办法,将责任落实到部门,也就不会再出现“患病”的网站,政府也就能够真正取得群众的信任。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