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到每家门牌号的骚扰电话须精准打击

2016年11月02日 07:10   来源:红网   郑建钢

  近年来,各类手机骚扰信息令百姓不胜其烦,其中数量最多的包括卖房、装修和房贷等信息。日前,深圳警方开展了打击整治骚扰信息专项行动,对9家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的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刑事、治安拘留,并关停了200余个骚扰电话。(11月1日《北京晨报》)

  警方调查涉案企业时发现,其中有数十万条无法解释合法来源的公民房产信息,内容甚至精确到业主门牌号码、面积。由此可见,不法分子对于公民个人房产信息的非法泄露、售卖、使用,已形成一条地下产业链。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一旦买了房,厄运从此就缠上你了。电话几乎会被“打爆”,天天都会收到许多骚扰电话,向你推销家电、地板、瓷砖,问你要不要卖房,要不要装修,要不要贷款,简直让人烦不胜烦。

  骚扰电话是如何能够得到如此精准的个人信息?主要原因在于个人信息被非法买卖和转让。据警方调查得知,一种是同行业之间的资料互换,比如房地产中介之间;另一种是从网络上购买,目前网上有不少买卖信息的QQ群,几百块钱就能买到一两万条信息。当个人信息被当作商品一样可以随意买卖,那么每个人的隐私就毫无可言,真让人有“裸奔”的感觉。

  目前,骚扰电话之所以如此猖獗,主要原因在于监管不够严格,处罚规定不够明确,惩处不够严厉。

  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和房产中介是房产信息泄露的主要源头。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员工为利益泄露业主信息,只能被视为个人行为,却难以追究公司责任。出售、获取房产等个人信息者,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但在房产信息泄露的终端环节,拨打骚扰电话,目前却只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定的几种情形,只包括“出售”“提供”“获取”;对于达到刑事定罪量刑的“情节严重”条款,至今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非法信息交易达到多少数量才视为“情节严重”?这缺少量化标准。

  为了精准、有效地打击骚扰电话,首先要根据司法实践,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定罪量刑的标准和处罚的量化标准,加大处罚力度。其次是加强监管,工商、工信、公安、房产等监管部门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要齐抓共管,联手起来共同治理,形成足够的威慑力度。第三要畅通投诉渠道,让老百姓投诉有门。如果明明打的是骚扰电话,却诡辩是电话营销,则必须举证倒置。只要是拿不出证据,一律按照骚扰电话查处。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国外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经验。美国的私人电话用户,可以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开设的专门网站申请“别打我电话”服务,委员会将把那些申请保护的电话号码编入“全国别打电话名录”,推销公司如果骚扰列入该名录的电话,将被处以每个电话1.1万美元的罚款。英国也有类似规定,骚扰电话拨出公司的负责人,最高将被处以50万英镑的罚款。德国的处罚更加严厉,乱打骚扰电话者,将根据情节,被处以数额不等的罚款,还将面临最多3年的监禁。

  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如果我们也有了类似的严厉处罚规定,并且老百姓投诉有门,一告一个准,谁还敢肆无忌惮地拨打骚扰电话?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