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自信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2016年09月27日 07:35   来源:人民日报   杜飞进

  ●文化自信,是指人民对民族文化演进的内在指向、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它表现为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自主性和自豪感,是民族成熟进步的标志

  ●强调和重视“文化自信”,有其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只有坚定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才能迈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从宏观层面,需要在世界发展进程的格局中,把握民族文化独立性和包容性间的张力;从中观层面,需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从微观层面,需要以此指导具体的文化实践

  我们脚下站立的土地,是诞生了古老璀璨而又绵延不绝的华夏文明的中华大地;我们耳畔熟悉的涛声,来自哺育了中华精神的长江黄河。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神州大地的每一种风物,都雕刻着深深的中国印记,展示着丰富的意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关于“文化自信”的科学论断,犹如一座灯塔,将我们正在致力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带入了辽阔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文化情境。

  文化自信是中国精神的文化源泉,是社会活动的内在基因

  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一种促成目标达成、理想实现、梦想成真的精神力量,也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一往无前,不惧任何困难,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的意志和信念。那么,什么是文化自信呢?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坚定文化自信与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起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内容,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习近平总书记所揭示的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内在关系上可以看出,所谓文化自信,就是指人民对民族文化演进的内在指向、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它表现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身文化所拥有的自主性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成熟进步的标志。

  文化自信,之所以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是因为文化自信是中国道路必然性与应然性的展现,是道路、理论、制度的文化底蕴之所在,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文化源泉;二是因为文化自信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深入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存;三是因为文化自信一旦树立起来就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就成为左右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一个社会所有活动的内在基因,其影响不仅深刻而且长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随着中国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坚定迈进,文化自信的价值愈益彰显,我们对这种价值的认识也愈益深入。

  毛泽东同志说过,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同志强调,凡是中华儿女,不管穿什么衣服,不管是什么立场,起码都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文化自信形成了日益成熟的理论表达,把对文化自信的认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我们党对文化自信问题的理论认识。

  文化自信是民族的独特标识,重视文化自信有历史意义与现实针对性

  人们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与阐释,不仅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提炼相伴随,而且还具体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和践行来展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24个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不仅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和每个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景,正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落细、落小、落实,激发起全社会的自信、自觉、自立,鲜活而具体地诠释着“文化自信”的巨大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之所以如此强调和重视“文化自信”,是有其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一段时期以来,“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思想在一些人中颇有市场:影视作品从制作之初就瞄准国外某奖项,学术论文甫一落笔就冲着国际某杂志而去,评价人才动辄以国外学历或国外经历为标准,甚至连中小学生的夏令营都以能去国外为荣,而对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这虽非主流,却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高度警惕。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从历史上看,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自信,也就丢失了民族的根和魂。在绵延不断的5000多年历史中,中华文化历经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清末民初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义理与结构,创造了无数哲学、伦理学的伟大成果,也经历过无数困境和冲击。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一次次陷入危机而又能一次次“贞下起元”最终渡过难关,靠的就是中华文化所塑造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就是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和中华儿女坚定的文化自信。这一点,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也丢不起。

  从现实来看,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光辉历程,我国已经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正在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版图变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这一切都将不可想象。同样,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下,在“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面前,我们只有坚定对于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坚定对于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才能以自己的罗盘定自己的航向、以自己的节奏走自己的道路,迈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培育文化自信,需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考量

  今天,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华夏文明的历史,前瞻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背靠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面对着宽阔的世界舞台,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具有清醒的判断和坚定的信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要在继承中创造创新、在发展中兼容并蓄,并以这种文化精神来指导新的文化实践。

  从宏观层面看,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在中国发展进程和世界发展进程的格局中,把握民族文化独立性和包容性之间的张力——既树立世界性视野,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觉,呵护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既要以宽阔的胸怀面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多元文化的互鉴中博采众长,更要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认识传统,了解传统,光大传统,维护好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一无二的文化身份。“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与“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是辩证统一的,需要我们在认知和践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加以深刻认识、全面把握。

  从中观层面看,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要求我们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与时代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不仅跨越时空、超越国界,而且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开来。

  从微观层面看,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以文化自信指导具体的文化实践,彰显出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一方面,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通过健全行业规章、完善乡规民约、学习道德楷模、传播主流价值等方式,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通过文化产品创新、大众文化传播、跨文化交流,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上个世纪初,正值西学东渐、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梁启超先生就主张我们应在中国文化上“站稳脚跟”;梁漱溟先生更是直言,“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些充满智慧、富于预见的话语穿越百年时空,至今余音犹响。今天,我们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应该对我们独特的历史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这背后博大精深的民族优秀文化满怀信心,对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满怀信心,让文化自信的光芒照亮复兴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坚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作者为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