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产业化”要从人才抓起

2016年09月06日 14:02   来源:广州日报   张 涨

  休闲农业要做好,并不能简单依赖农民“洗脚上田”,而要引入一大批专业人才,使之走上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打破小农经济的局限。

  近日,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休闲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拓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时下,公众对休闲农业并不陌生,双休日带着一家人去钓钓鱼、摘摘果子,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度假方式。还有些憧憬着“农夫、山泉、有点田”的城市白领,在城郊甚至城市里租一块地种种,当一个亲自劳作的“都市农夫”,也是一种新时尚。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从业人员790万,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农村和城市都是极有好处的。对农村而言,农民增收、脱贫致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农业无疑是一条“捷径”;对城市而言,除了提供给城市居民更多价廉物美的周边游产品外,更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时下很多城郊的农庄,主打农耕文化、农业教育,让城里的孩子体会大自然、认识农作物、了解农业生产,拥趸众多。

  然而,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历史并不长,随着近年来鼓励政策不断出台、资本大量涌入,休闲农业在“爆红”的同时,也面临一个未来往何处去的难题。休闲农业的繁荣之下,潜藏着不少问题,诸如旅游质量不佳、产品同质化严重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农家乐、农庄竟成了土壤、水源污染的“大户”。要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行业自身的“升级”,更需要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划好底线。

  一方面,休闲农业需要更加丰富的产业形态。提起休闲农业,很多人立刻想到的是钓鱼场、果园、草莓园、农家乐等,但除此之外呢?真正打出了自己特色的休闲农业,其实还相当缺乏。同质化会让一产业快速失去吸引力,使得从业者越走越窄。在很多乡村,休闲农业都是“跟风式”的,采摘园火了,大家都种果树;钓鱼的人多了,鱼塘又遍地开花……不仅没有规模效益,反而在内耗中压缩了利润。实际上,在休闲农业更加成熟的一些国家,产业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法国,休闲农业就主要以专业化经营的农场为载体,农场客栈、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儿童探索农场、狩猎农场、露营农场等,各有各的特色。好在我国很多地方已经看到这一弊端,提出因地制宜、一地一品的思路来发展休闲农业,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还要为休闲农业引入更多资源。硬件方面,尤其要提升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句老话叫“要想富先修路”,在休闲农业中同样适用。至于网络、住宿、洗手间等等细节,都应当考虑客户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在软件方面,说一千道一万,最为根本的还是要培养、引进、留住一大批具有新思维的经营人才。同质化的破除、服务质量的提高、用户体验的优化,离开了人才储备,都无异于缘木求鱼。休闲农业要做好,并不能简单依赖农民“洗脚上田”,而要引入一大批专业人才,使之走上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打破小农经济的局限。眼下,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如海南省农业学校就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设了“观光农业经营”专业。但相比于产业发展的速度,高端人才培养显然还要进一步提速扩容,才能涌现出一大批支撑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