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刷”不出大学时代新高度

2016年08月25日 09:46   来源:红网   

  8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来自全国的1937位大学生中发起投票,55.06%的大学生表示暑假基本“宅”在家刷手机度过。同时,在面向180余所高校的62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72.87%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曾对暑假有过规划,其中36.34%的规划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36.28%的大学生受访者对自己的暑假生活表示满意,52.73%的大学生认为满意程度与金钱无关。(8月24日 《中国青年报》)

  根据媒体报道,在受访的大学生中,67.19%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有手机依赖症,其中认为自己“重度依赖,手机就像身体的一部分”的大学生占9.46%。毫无疑问,暑假里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宅”情严重,正是日复一日养成的手机依赖症的正常反应和集中释放。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手机依赖症虽不为大学生所独有,但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却反映得尤为突出。手机提供的网络手游、网络社交、网络直播、网络购物等各种便携式“冲浪板”,极大地迎合了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智能手机充分展现其技术便利性的同时,其诸多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恰如两名受访的大学生所言,“玩手机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有的时候会发现一天什么都没做光玩手机了,但是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这带给了我极大的麻烦,厌恶社交,沉浸于自己无意义的趣味之中,正常的作息时间被打乱,人生观也被网络所浸染,对于现实世界和身边的人缺乏足够的关心和关注”。由是观之,对手机欲罢不能的过度依赖,已严重侵占了大学生与真实世界的交流和互动时间,影响了他们对外面精彩世界的融入式体悟,以及对身边友情、亲情的立体感知。这对当下无数渴望得到人生厚度的年轻人来说,显然现实与理想是背离的。

  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作为业余时间盛宴的暑假,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天之骄子”的飞翔高度。不能不谈到最近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张道炽教授。这个三次受到军委表彰却又极其低调的军中超级技术大牛,在采访中谈到自己的大学时光时,张教授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大学五年他只回了两次家,其余的寒暑假都在学校苦读。尽管张教授所求学的那个时代已与现在相去甚远,但就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轨迹而言,其中的启迪意义依然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成功总是青睐那些对人生有目标,对时间有规划,而且能用决绝的毅力将规划坚持实现下来的人。

  值得肯定的是,有72.87%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曾对暑假有过规划,而且有一半的规划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报道中,比例不算太高的大学生们,利用暑假学习或备考,参加社会实践,外出旅行,抑或兼职打工,都给我们呈现出了区别于“二维世界”的精彩人生。如何让更多的“天之骄子”从手机中有节制地移开视线,除了学生们自身的自制和自律,学校和家庭正确的引导和有技巧地介入,也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胡适先生曾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其中一点就是看他们如何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借鉴这句话,我们也似乎同样可以做出这样的推论,看一个学生在学生时代的收获,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他如何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光靠整天“葛优躺”着刷手机,是绝对刷不出手机屏幕之外丰富的人生体验,也绝对刷不出大学时代的新高度。

  文/王卫锋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