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部署,全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到2020年要确保全部脱贫,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广东按“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要求,提出到2018年脱贫。据《南方日报·惠州观察》报道,按照工作部署,惠州的扶贫工作从今年起分为三年三步走,2017年实现脱贫,2018年进一步巩固提高扶贫成效。
每天只有20元可以做什么?在很多市民的眼里,或许只够两份盒饭外加一个面包,但对于有劳动能力的相对贫困人口来说,这是2017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目标。显而易见,即使考虑到食物来源和物价水准的差异,每天20元也难以覆盖一个人在饮食、教育、医疗、交通、居住等方面的全部所需,而这还未将生活中随时可能遭遇的各种意外考虑在内。
在笔者看来,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365元的目标固然重要而醒目,但政府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等方面为贫困人口提供保障更为紧要。物质、服务的匮乏,既是贫困的表现和结果,也是贫困延续的原因——只能将有限的资源用在维持基本生存上,无法用来提高自身技能或谋求其它发展可能,也就很难逃出贫困的牢笼。惠州市副市长黄树正介绍,经过多年努力,惠州市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但剩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相对贫困户主要分布在欠发达的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实现稳定脱贫难度较大。可以预见,在这些地方,普及公共服务产品也将面临比其它地区更多的时间、经济成本。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持续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保证每一笔投入都能带来切实的改变。
贫困是世界性难题。上世纪90年代,有调查发现,非洲某国政府教育资助只有13%落在实处,一半多学校完全没有拿到资金。《贫穷的本质》一书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时认为,政策如果不能被正确实施,则计划再周密也于事无补,而有效的监督可以防止公款滥用等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这一现象对于惠州也不无启发:越是偏远地区,也越需要强有力的监督,以保证政府政策落实。
如今,无论是执行还是监督,手段多样化的过程中,信息化不可或缺。笔者认为,正如物质和服务缺乏一样,信息缺乏不仅是贫困的结果,同样是贫困的原因。笔者在惠州各县区部分乡村采访时发现,不少偏远村庄都存在上有好政策,但上下信息不通,导致政策不知民、民不知政策的窘境。同样是《南方日报·惠州观察》报道,惠州在这方面仍有功课要补:少数单位在网上录入数据、建档立卡工作方面还存在误差,需要进一步完善。可喜的是,惠州发现了这一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有22个省、市级贫困村的惠东县多祝镇,创新使用微信平台,使之成为精准扶贫工作记录簿和动态信息汇集平台,及时解释了相关政策和操作规程,这就是值得推广的案例。
信息的作用不止于此,精准信息的联通本身就可为脱贫提供新可能,比如,很多村无污染的“山珍”正是市民需求所在。总之,无论是完成三年脱贫工作的目标,还是减少乃至消除返贫现象,公共服务和信息化建设缺一不可,前者为各种生活意外建立“保护伞”,后者则可以让群众未雨绸缪,并提供经济发展的新可能。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