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确实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甚至可以说是稳定经济增长的最大难题。民间投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实体经济发展。
按照有关机构的分析,造成民间投资增速放慢的原因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对经济和后市信心不足;缺少有效投资标的;融资难、融资贵;有效投资渠道较窄或不畅,投资审批手续繁琐等。另有媒体分析,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海外力度加大,也是造成民间投资国内增速下滑的原因之一。
应当说,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关键因素,信任和信用缺失才是造成民间投资增速放缓最为重要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下,信任和信用是非常重要的。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政府和国有投资一直非常强势的大背景下,民间投资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了。近几年,有关民间投资者进行权钱交易的案件被连续查处和曝光,社会各方面对民间投资者和政府的社会信用度、社会形象、社会信任度降低。前些年政府通过负债建设的工程,许多出现了信用缺失现象,民间投资者拿不到属于自己的回报;有些地方则因为少数民间投资者资金实力不强而产生“半拉子工程”,使得政府与民间投资者彼此的信任度严重下降。
信任度和信用度的下降,毫无疑问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继而影响到民间投资的增速。以目前比较流行的PPP项目为例,尽管民间投资者希望参加PPP项目建设,将手中的资本社会化,为社会多做贡献,也从中获得一定的回报,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
一方面,政府出于政治风险考虑,往往很难有效把握好合作的尺度,给民间投资者一个可以接受、不会出政治风险的回报率,这让许多原本可以合作的项目,出现难以推进的现象。另一方面,即便双方就项目合作能够达成共识,但是,民间投资者又担心政府不守信用,一旦换了领导可能难以履行协议,心里没底。最终,也使得好多项目都是谈而无果。
应当说,在决策层面,对民间投资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但能否转化成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者的动力,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制度保障。近日,中央又出台了《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从制度、政策、政府与企业投资范围、行政审批等多个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新的目标,也简化了审批程序。
民间投资的发展环境已经相当好,就看各级政府能否趁热打铁,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给民间投资者一份信任、一份信用。同时,民间投资也给政府反馈一份信任、一份信用,从而真正形成有机统一。那么,民间投资下滑的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民间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能得到有效发挥。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