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楼市调控不能除了油门就是刹车

2016年07月26日 07: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王振峰认为,改革应注重标本兼治,楼市调控除了解决不同地区及城市楼市的供需两方面问题,更要重视调整体制与政策层面的扭曲,加强楼市融资等领域的审慎监管,防范各种风险的滋生。未来,如何让房地产行业真正发挥好经济“稳定器”作用?人口户籍制度、税收财政制度、土地、货币政策等都是求解这一问题不可缺少的部分。

资料图片

  日前,新华社发表年中经济调查文章——《“去库存”下的中国楼市之变》。这份“来自一线的中国房地产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楼市发起“去库存”攻坚战,一边是一二线城市轮番上演楼市“盛宴”,一边是多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仍前路漫漫,中国楼市可谓“冰火两重天”。文章披露,三四线去库存量远不及开工量。

  围绕“去库存”主题的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知道,供给侧改革作为“十三五”规划的新内容,核心的“三去、一降、一补”,本质上是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

  房地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是重点但并非唯一目标。改革应注重标本兼治,除了解决不同地区及城市楼市的供需两方面问题,更要重视调整体制与政策层面的扭曲,加强楼市融资等领域的审慎监管,防范各种风险的滋生。假如政策及调控过于依赖“短期”行为,往往会造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窘境,今天刚解决好这个问题,明天那个问题又出现了。

  此前一段时间,我国房地产市场曾经出现过相对低迷的调整期。2015年第四季度还曾出现房地产投资的负增长。后来,各地纷纷出台刺激政策,不少地方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超出预期,业内把这种“涨涨涨”的热销状况称为楼市“盛宴”。今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超过八成。其中,一线城市深圳和上海以47.4%和33.7%的涨幅“傲视”全国,南京、厦门和合肥等城市也“不甘示弱”,成为当期全国房价环比上涨的“领头羊”。

  我们应该清楚,诸如深沪厦等城市,楼市库存相对而言不大,房价上涨势头却大,事实上有碍于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并且还将导致加杠杆,推高风险。不久前,厦门出台包括调整“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政策”等“七大招”在内的房产新政,全面调控楼市。但全国楼市调控仍不乐观,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库存仍在增加,去库存仍任重道远,楼市分化也在加剧。如此看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那些地价飙升、房价猛涨的地方,恐怕将面临踩“刹车”的限制性政策。而对于全国相当多的城市来说,去库存的“油门”怎么加,加多少合理,可能也是个问题。

  不少专家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改革,不应仅仅关注购房补贴、税收优惠、户籍制度,以及房地产的银根环境与资金面条件等问题,更应该重视行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未来,如何让房地产行业真正发挥好经济“稳定器”作用?诸如推进“人的城镇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有序、合理的“金融创新”机制,乃至于营造稳定货币环境的货币政策,财政体制改革等,都是求解这一问题不可缺少的部分。此外,也有人指出,我国的劳动人口数量变动和城镇化速度,可能成为支撑房地产行业持续成长最关键的两大要素。可见,如果楼市调控的两只脚仅仅是盯着踩“油门”或踩“刹车”,恐怕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民间投资增速下行:楼市"虹吸"加剧实体经济资金短缺

     楼市因城施策更应标本兼治,对症下药

     “楼市离婚潮”是政策缺陷导演的人间悲喜剧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