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微信购物“幼苗”能否长成“参天大树”?

2016年07月25日 13: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7月21日,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2016年上半年信息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12315指挥中心接收登记消费者情况反映84548件。其中,互联网销售服务类咨询2046件,同比增长100.04%,微信网购纠纷迅猛增长。该报告指出,微信购物属于个人私下交易,不同于一般的网购,不受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报告建议公众不要微信购物。(7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微信购物既“有瑕疵”,又“有钱途”

  微信购物,一个“有瑕疵”的消费方式与形式。曾有媒体细数其消费风险——目前大部分在微信上经营的商家并无实体店,且店家真实信息不全,收款后是否发货、是否能提供售后服务等不确定因素都增加了消费风险。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在微信上先是伪装可信身份做营销,等顾客付款后就“拉黑”买主。

  微信购物,一个“有钱途”的消费方式与形式。进入“快时代”,消费的节奏必然跟上,而微信购物具备这一“资质”。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微信,越来越离不开“朋友圈”,越来越离不开点赞与被点赞……微信购物与消费就会理所当然。【详细】  

  微信购物是否受消法保护须尽快厘清

  在微信购物迅猛增长的背景下,甘肃省工商局的报告却指出微信购物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应该说,该报告让很多热衷于微信购物的群体心有余悸,担心通过微信购买的商品不能得到保证,正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投诉无门。更让人忧虑的是,受此说法影响,微信平台极易沦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之地。对此,笔者认为,微信购物不受消法保护的报告有失偏颇,有必要厘清微信购物时交易双方的法律关系,及时廓清公众疑虑。【详细

  新修订的消法确实没有关于微信购物的专门内容。但是,笔者找遍了新消法的所有条款,也没有找到一句“微信购物不受保护”的句子。这样看来,“微信购物不受保护”实际上不是消法的本意。虽然是新修订的,但是这也可能是一种不经意的遗漏。微信购物不是私下交易,而是网购的一种交易平台。在微信里卖商品的人也属于商家,在微信里买商品的人也属于消费者。这就是微信购物必须受到消法保护的基础。【详细

  对于微信购物来讲,当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扬长避短与兴利除弊,让其驶入法治化轨道,而并非“一棍子打死”。当然,“良币”与“劣币”俱来,有的时候更会“劣币驱逐良币”。微信购物,是互联网时代商业与消费的微观反映,或者说,是“互联网+商业”与“互联网+消费”的微观体现。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不妨从微信购物存在的问题入手,改革和改变监管的方式与方法,按下“互联网+监管”的快时键,让包括微信购物在内的网购改变我们的生活。【详细】  

  政府监管维权应积极作为

  利用消法来调整有关微商的消费维权问题是符合消法的立法宗旨的,是必要的。在“互联网+”时代,微商营销作为新兴的营销模式已经吸引了很多经营者和消费者,政府的市场监管和维权服务应该积极作为,善用法律,维护市场健康发展,满足消费维权需求,不能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不能让消费者的权利在法律大门外徘徊和等待。【详细

  当地的有关部门为何要说“微信购物不受新消法保护”呢?说到底,这是一种懒政,也是在推卸监管责任。不得不承认,微信购物要进行监管,难度非常大,因为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经营者,而每一个人也都可能是实实在在的消费者。但是,淘宝成立之初,同样没有监管,如今却还算完善,那么微信购物为何不能借鉴性学习呢?

  对监管部门而言,与其提醒公众微信购物不受新消法保护,还不如连同其他的监管部门以及微信管理方等,建立一整套的安全监管体系。对于新生事物,堵不如疏的道理是永远适用的,那么监管部门需要做的,不是将其一巴掌拍死,而是将其监管好,让其行驶在安全健康的轨道上。那么有关部门,就应该在延伸监管链条、补全法律漏洞上下功夫,而不是拒之于千里之外。唯此,才是更得人心更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举措。【详细

  微言大义:

  @想不出来名字jpg:在微商那儿买东西连个评价都看不到。有些人直接微信转账,结果人家拿了钱就跑,货也不发。

  @一个飘忽不定的女子:微信购物还是要分人分东西的。有些微商是自家的实体东西搬到了微信上,只不过多了条销路罢了。

  @唐宁街426号:微商们哭晕在厕所……

  @zengr307:新的商业模式总是打破旧的规矩。

  @简历义工:立法速度落后于社会发展,有关部门在干什么?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当你对卖力推销产品的微商感到厌烦时,可能别人已经习惯于微信购物;当有不少网友被“无良微商”欺骗时,也有很多用户在微信上得到了良好的购物体验。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中异军突起的微信购物,无论是“一棍子打死”,还是任其“野蛮生长”,恐怕都不可取。微信购物这株“幼苗”到底会长成“杂乱野草”还是“参天大树”,关键在于商业模式上能否探索创新,以及制度监管上能否及时跟进。“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