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共产党的伟力之源

2016年06月28日 09:20   来源:中国网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

  李海青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哲学博士、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副主任

  从成功地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到组织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卓有成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再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定“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九十五年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谱写了波澜壮阔、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与现实引发我们思考,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何在?什么是我们党的伟力之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会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我们党应如何作为才能把握与用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把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九十五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根本,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是共产党的伟力之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要求我们党必须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任何无产阶级政党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

  其一,就价值目标而言,无产阶级政党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就必须在研究与尊重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反映人民权利要求的目标与蓝图,实现人民的解放,追求人民的幸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其二,就发展动力而言,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切实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与奉献精神,激发群众的热情与活力,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其事业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并得到真正的发展;其三,就理论形成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而言,马克思主义主张从现实的人出发进行研究与考察,而唯物史观则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只有反映现实人的权利要求,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形成和创立科学的思想理论,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按照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基础与动力,为人民群众的权利与幸福而奋斗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矢志不渝的目标与任务。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真正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是我们党的伟力之源。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

  二、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是党的伟力之源: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认识

  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作为我们党的伟力之源,是党的各项事业成功的保证。自1921年建党以来,正是因为建立起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骨肉亲情,我们党才带领全国人民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与发展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开辟出中华民族光明灿烂的前途与未来。基于历史的经验与现实实践的发展要求,以下着重从四个方面来具体阐释“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作为我们党的伟力之源。

  其一,只有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着眼于人民现实的权利主张、利益需求与普遍愿望,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形成具有真正“大众性”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据以实现大众化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才会具有真正的科学性,并为大众所接受与认同。不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这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条基本规律。

  党在进行理论创新时只有对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实践做出积极回应,直面革命、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切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的权利主张与利益需要出发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容和合理目标。进而言之,也只有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并抓住了问题本身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性理论成果才能真正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其二,只有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尊重人民现实的权利主张、利益需求与普遍愿望,思想解放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才能建立起长效的机制,党的工作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从表面上看,我们是针对思想观念谈思想解放,而实际上,是针对群众的权利主张与利益需求谈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从根本上所对应的是群众权益与需要的更好实现,这才是思想解放的总根源。

  在这个意义上,只要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主张、利益要求与理想愿望,并根据不断发展的群众的利益与要求而变革我们的观念与制度,我们的思想就不会僵化,我们实际上就能够做到解放思想。由于群众的权利主张、利益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思想的解放与理论的创新也必然会在这个现实的基点上获得自己的持久的原动力。所以,要解放思想,保持思想的鲜活性、生动性与真实性,必须要以群众的权利、利益与需要为基础,要知道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群众具有鲜活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权利主张与利益需要往往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与内在要求。

  其三,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完善对党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党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而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在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提升执政水平。党提高执政能力、提升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切实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我们党已经成立九十五周年,在全国执政六十七年,这样一种执政地位既为党联系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更有可能带来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而扩大人民民主,健全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正是从源头上的治本之策。在现代社会中,完善权力本身的运行监控机制、健全权力部门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对于惩治与预防权力腐败固然业极为重要,但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将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相比于“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社会制约权力”是更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方式,广大人民群众是权力监督制约的最普遍、最直接、最有效的主体。因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有效预防与惩治腐败,就必须通过民主制度的健全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参与度,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公权力。

  其四,只有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才能充分激发民众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热情,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才会充满活力,我们党的事业才会万古长青。

  维护与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充分调动与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是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经验。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多次强调,要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1986年9月29日在会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时,他强调,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而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就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不断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广大民众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切实地享有各种权利,从而发挥出巨大的创造能量。

  当前以及今后一个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充满信心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就必须通过各项改革,更有效地保障与进一步实现人民的各项权利。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才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维护人民权利、实现人民幸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发展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社会中的民生问题、收入分配问题、腐败问题等都需要我们清醒地对待与认真地解决。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与攻坚阶段,人民权利与幸福理念的牢固确立对于改革的深入推进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定向意义。换言之,要充分把握发展的机遇、更好应对发展的挑战,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党就必须真正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改革成果共享、积极推进人民幸福。

  在现阶段,只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切实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进人民的发展与幸福,改革开放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进而言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对于发展与幸福的追求就内容来讲会越来越丰富,就层次来讲也会越来越高,而人民群众对于内涵不断丰富、层次愈益提高的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创新格局、不断开辟新境界的根本动力所在。与之相应,我们党的事业也必将取得更大胜利与更为辉煌的成就。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