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八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及第七轮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落下帷幕,这是奥巴马政府从前任那里接棒以来的最后一次。下届美国总统是否接棒尚不得而知,但是这一模式已成为两国间最为引人注目的对话渠道之一,各方都给予高度关注。
在今年的开幕致辞中,习近平主席着重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应该从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勇于担当,朝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奋力前行。”这样的表态看似平实,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一来目前国际上很多事都得靠中美协力合作解决,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好就是在为世界谋福;二来世界上的事越来越需要大家商量着办,不能只讲一家的利益,利益结合才能彼此合适。奥巴马发给大会的书面致辞中也有类似表述:“中国的进步对美国有利,美国经济的强劲健康发展以及对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同样有利于中国。”
但很显然,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不可能一帆风顺。根源在于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诉求不相同。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都提到过“修昔底德陷阱”,作为守成大国的美国是“深陷”其中的,不会心甘情愿放弃霸权地位,无论它在言辞上多么冠冕堂皇;而崛起过程中的中国则是决心要跨越这一陷阱的,以更为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两国关系。尽管美方的表现很多时候不够积极甚至时而回避,但中美关系发展的现实表明,两国交往除此之外没有更好选择。全面对抗的后果谁都承受不起,而指望美国拱手相让权益似乎又很不现实,美国防长卡特抛出的所谓中美“重回冷战论”根本上讲还是一种对抗思维,而非合作思维。
今天的中美关系,关涉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今天的中美交往,更需要以一种正确的义利观来引领。义与利是相互的,秉持公义才能真正得利,才能互利共赢;出以私心只求一家之利,那到最后只能是道义尽失、众叛亲离。中国强调“对一己之私说不”,实际就是对过时的丛林法则和炮舰政策说不,是要探索出一条零和博弈之外的合作发展之路。这不仅是基于中国近代以来悲惨遭遇的深刻体悟,更是基于两次世界大战和人类社会无数冲突战争的理性思考。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个道理需要中美双方都悉心珍视并奉行。
自然平衡规律表明,受压的一方必将产生相应反弹力。美国的施压非但不会捆住中国发展的手脚,反而能为我们提供奋发图强、独辟蹊径的动力。正如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孙建国在香会期间的表态,“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中国愿意与美国展开各方面的合作,以利己利人的胸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人类和平做出贡献,但同时“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古训我们也会牢记在心。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