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南海、东海浪涛的起伏、 “一带一路”脚步的延伸、亚投行建立、93阅兵胜利举行、英法德领导人与习近平主席会晤、中国进入SDR、中国非洲峰会召开;中俄协作进一步加强,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送走了2015,迎来了2016。
中美关系双方斗而不僵
如何看待2015年中美双方关系,中美双方关系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美闯南海、对台军售、美联储加息,冲击波一浪接着一浪。九月份习近平主席成功访美,双方深化了新型大国关系,在网络安全、减少碳排放量、美引进中国高铁技术、人文合作、双方联合军演都得到了加强。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不断融合,对世界影响加大,美国对我国的猜疑也愈渐加深,中美关系中的矛盾、冲突也不断加大。
2015年以来,中美关系大致呈现出“两高两低”发展走势。年初中美关系开局良好,2月10日,两国元首在电话互致新春祝贺,奥巴马邀请习主席于同年9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提前7个月就发出国事访问的邀请,这在中美关系史上颇为少见。
3月至5月博弈的色彩明显增加。3月12日,英国宣布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无意间拉开了中美间密集博弈的大幕。对于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尽管美国内部有不同意见,但奥巴马政府认为,“中国正试图在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制定规则,这将使美国的工人和公司处于不利境地”。为此,对亚投行的成立多方阻挠。然而,英国的加入引发了美国盟友连锁式反应,法、德、意、澳、韩纷纷跟进,美国的阻扰雪崩式溃败。4月底,安倍访美,美给予安倍最高礼遇的接待。双方正式公布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放日出山的意图昭然若揭。奥巴马公然指责中国在海洋问题上向邻国“显示肌肉”,并再次提及美日安保条约涵盖钓鱼岛。5月12日, 美军表示,正考虑动用飞机和舰船直接挑战中国的“人造岛礁”,美国国防部长卡特要求进入12海里范围内。5月16日,以商业间谍罪起诉六名中国人,逮捕一名在赴美参加科技会议的教授。 5月22日,美国最先进的P-8A侦察机进入南海人工岛礁上空的录像。在日美推动下,南海问题甚至成了G7峰会的议题。几乎是同时,“窃密”及“网络”风波再度袭扰中美关系。然而5月底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双方并没有暴发“麦克风大战”,双方把重心更多地放在畅通的沟通管道上。6月4日,美国宣称黑客通过一次大规模网络攻击入侵了美国人事管理局(OPM)的电脑,导致400万现任和前任员工信息被盗。12日,美国官员声称,与中国有关的黑客似乎进入了存有美国情报与军事人员信息的机密数据库。
6月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契机,两国关系开始逐步导入高访时间。奥巴马在会见东南亚青年领袖访问团时,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缓和了下来,他称:“或许他们(中国)的某些主权要求是合法的。”6月8日至12日,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一行访美,中美两军签署了陆军交流机制,以及“空中相遇”附件等内容。在南海问题上范长龙表示,“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南海问题只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插曲,中美双方应登高望远,关注更多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6月23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华盛顿举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中美关系的积极面和广阔的合作面,以此为起点,确保习主席访美成功,成为两国政府处理中美关系的首要工作。
9月下旬习近平主席对美成功访问,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9月22日,习主席先后到访西雅图、华盛顿,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广泛接触美国社会各界,阐明中国的和平发展观、国际秩序观,强调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两国人民梦想相通、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加强合作要多栽花、少栽刺,要排除干扰,避免猜忌、共同解决问题,而不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要夯实战略互信基础、战略目标不能停留在概念上,要妥善管控和处理好分歧,避免大方向受到干扰。中美关系应尽量避免战略误判,也要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应长期努力的目标,对影响中美关系的南海、网络安全等问题予以明确回应。两国最高领导人以实际行动和宏大倡议共同向中美两国民众和整个国际社会发出了两国政府努力管控分歧、扩大合作,推动中美两国相向而行的强烈信号。取得了增信释疑、聚焦合作、面向人民、开创未来的认知,并签署了49项协议。
10月份,美方派军舰闯入南沙岛礁邻近海域,我国愤怒地进行了谴责,使用两军间讨论敏感问题的新通信机制解决问题。然而,12月16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总额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旨在与台湾新当局合作来牵制中国大陆。美国一方面乐见两岸关系稳定,另一方面又警惕走向与大陆一体化。我国政府决定对涉台军售武器企业进行制裁,中美关系搏弈进入新的回合。
独立自主不能任人宰割
增进中国在亚洲和西太平洋的影响是我国的战略抱负。我们家门口的事应该我们自己说了算,美国仍就抱着当世界警察立场,妄图继续追求领导世界一百年的霸权,必将被和平平发展和建立亚太命运共体所取代。
中国在北京APEC会议上正式提出,要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要用互信互利协作共赢来面对分歧和挑战,正在努力塑造睦邻、强邻、富邻环境,用亚洲地区互联互通基础建设和“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来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对东海、南海问题上的主导权在握,坚持双边解决与声索国间的领土与海域争端,防止域外势力的介入,中国不接受第三方的调解与任何海洋法庭裁决。中国在南海和东海争端中的强硬态势,以及相伴的准军事活动及日益强化防御能力和远程战略反击能力,增强了中国的区域拒阻能力。中国对维护海外利益和西太水域的强劲军事竞争力,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的主权声索。 我国九段线已经划了70年,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我们决不能丢。同时,我们也决不会因为领土主权之争破坏与周边安定和谐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战略外交环境。
尽管在某些大国的操纵下,可能发生局部风险,只要我有了抗击风险的能力和准备就可能化解风险,避免中美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一带一路”的推进、高铁在泰国、印尼的启动、亚投行建立,中韩自由贸易、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正生效,亚太命运共同建设为我国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中日两国达成四点共识、坚持四个政治性文件,习近平主席两次非正式的会见日本首相安倍,缓解了中日矛盾升级;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达成的防止中美两国的军事飞机,军舰冲撞的重要的安全协议,避免了中美在南海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俄两国战略协作进展迅速。俄先进的军事装备和先进军事技术,加速对中国输出,两国海军在地中海和日本海的联合军演,中俄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已经由单一项目合作转变为经济战略型合作,虽然在某些重大方面依然存在疑虑,合作的需求已远远超过了担忧。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波浪中相对稳定,双方没有发生直接冲撞。尽管美国在一系列问题上比中国还强得多,但美国不得不接受 了中国在GDP增长方面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总量方面的领先地位、中国在亚洲的外交影响和经济影响力方面的领先地位。虽然美国危机感愈来愈强烈,但不冲突、不对抗的观点双方是认可的,你不敢打我,我也不敢打你,维持威慑条件的和平才能实现两个世界强国并存。
美国对新型大国关系至今没有真正积极回应,但中国在近海对美形成的军事优势,在台湾东部外海构成的战略分界线,美国不得不承认。否则,就不存在美国修改“海空一体作战”理论,重新提出“公域介入机动作战”的理论。这意味着美国必须接受和尊重中国在西太区域的战略空间。也正如中国接受美国在全世界总的军事优势,特别在冲绳和关岛以东军事优势一样。虽然美国不相信我不使用武力解决与邻国之间的重大争端,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南海改善生活条件方面产生的不战而控的外交优势。中国不会在中东深陷,因为那里是埋葬帝国的坟墓。在美国的后院拉丁美地区,美国有外交优势,我们有经济优势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影响力。对世界金融和世贸体制的安排中国正成上升趋势,这是美国难以阻挡的。
还有全世界的安全问题上,包括防核扩散、导弹技术管控、反恐、抗击病毒、应对碳排放、难民等一些安全问题上,中美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双方必须坚持合作才能共赢,这对稳定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美关系趋势的未来
随着美国总体战略收缩和后奥巴马时代的到来,美国在乌克兰、打击IS组织、叙利亚局乱局政策上都显得摇摇摆摆。俄罗斯抓住了有利战机直接参与打击在叙利亚的IS组织,使美国计划遇到了直接挑战,有苦难言。土耳奇的横插,让俄罗斯有理由直接部署S-400防空导弹,直接派特种兵进入了叙利亚,美国经营多年的倒阿萨德政府计划失败。
这使中美关系演进明显地有利于我。尽管美国不愿意接受中国大国地位的存在,但在重大国际关系问题上美国无法离开中国,两国间的合作面远远大于竞争,两国政府都展现出稳定中美关系发展的强烈意愿,但两国关系仍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管控分歧的任务越来越重,中美关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强战略互信依然任重道远。尽管双方在增信释疑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然而随着两国实力对比的不断接近,美方的焦虑感仍在上升。
在金融危机前,美方对中国的担忧主要基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发展潜力。自2014年亚信会议和中国倡导设立亚投行以来,美国在担忧中国不断增长的能力的同时,对中国的战略意图产生怀疑,即认为中国试图将美国赶出亚洲,并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2015年以来,美国战略界开始炒作所谓“政治发展方向”问题。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直接挑战美国所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对中国能力、意图、发展方向疑虑相互叠加,产生了要求政府改变对华政策的呼声。
2015年美国“对华政策的辩论”,增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国内曾经历过对华政策大辩论, 1995年台海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遏制派和接触派争执激烈,最终接触派的观点占了上风,其基本立论是随着中国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在政治制度上的差异性会逐渐趋同。2005年,中国入世后经济分量迅速增加,美国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希望中国介入阿富汗战争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我国避免了军事介入。美各派批评别指望他们,中国只能“搭便车”。这两场辩论都是在中美实力对比差距还较大的情况下进行的,美国保持着对中国相当大的自信,美国的工商界在辩论中一直扮演着主导角色。
此次辩论情况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实力对比已经大幅接近,美对华信心被焦虑所取代;美工商界对中美合作热情已今不如昔。在这场辩论中尽管有积极的声音,但美国战略界有愈来愈多人要求当局担起“领袖”角色、 “敢于与中国抗衡”。随着明年大选尘埃落定,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这对下任总统的对华政策会 产生重大影响。
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双方四大传统结构性矛盾战略互疑、台湾问题、经贸摩擦、人权问题仍然存在,现在又出现了海上争端、网络安全等问题。
2010年9月希拉里公然声称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 2010年7月,希拉里又声称:“在南海自由航行关乎美国利益”正式介入南海问题。美国企图利用小国投棋布子,整合同盟体系,实施大国平衡。借助“中国威胁”掣肘中国发展。美派舰机在南海闹事制造恶性事端,使博弈进入了怪圈。
中美关系已成为“秩序之争”,甚至认为是新世纪地缘政治的首要纷争。中国并非现有国际秩序的破坏者,而是建设者、参与者、改革者。由于中美之间对一些相关问题的认知理解不同,这需要沟通、协调、磨合,甚至发生争执。
目前世界走向失序。无论政治、金融、还是国际合作都在下降。联合国从未解决过任何重大冲突,如今似乎已迷失了方向。战争正演变成一种界限模糊、作战样式融合,武装冲突数量激增的状态。这已成为中美需要共同面对、相互配合的问题。“秩序之争”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最终的结局取决于中美双方如何互动。我们应当保持足够的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不被一时的炒作所迷惑,持久而又审慎地推进自身的利益,争取为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11月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这一会面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习马会”就坚持“九二共识”达成明确共识,坚决反对“台独”,也明确了两岸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加强沟通对话、深化彼此合作、携手致力于振兴中华的发展方向。对台军售很难改变两岸力量对比,军售很难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筹码,也改变不了中美关系大方向。
经济上,我国启动的“一带一路”计划和中国人民币的海外拓展业务,不会威胁到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体系。从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上可以看出,美国已经基本脱离了从经济低谷的爬坡状态,进而重新进入了经济增长期。这无疑给美国巩固和维护自己的世界经济霸权带来信心和底气。
可以肯定,美国未来必然会在围堵和遏制中国的“一带一路”的经济战略上,与我国打一场针锋相对经济战争。同时,也会对中国的货币海外拓展战略打一场遏阻战。
2016年的中美关系将带动世界秩序的演变,在新型大关系框架下加强同周边合作是打破僵局的正确选择,“一带一路”建设是突破美国战略遏制重要举措,只要能同发展中大国合作取得更大的进展,就能有效的改变亚太地区力量格局,不冲突不对抗仍然是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途径,和平崛起是人类的共同期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在成为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