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排斥新事物,但相应的监管不该缺失。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如何平衡安全需求和应用需求,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关键
最近笔者帮人找代驾,下单不一会儿,代驾司机“哧溜”一声骑着电动滑板车出现在面前,快速停下,敏捷地将电动滑板车折叠起来,轻松放到汽车后备箱——这一幕看起来是如此拉风、炫酷。
青睐这炫酷滑板车的,还有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上下班时在车流量大的马路上穿梭,好不灵活自如。
上网一查,发现网上卖的电动滑板车各式各样:有独轮的、双轮的,也有带把手的、不带把手的,甚至还有带座位的,它们价格并不高。
有人说,电动滑板车充电快捷,功率低、费电少;有人说它折叠方便,携带轻巧,接驳公交、地铁十分便利。
但是,更有人看到这种滑板车忧心忡忡:这样的交通工具太不安全!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滑板车车速能达到30至40公里每小时,平均重量只有6公斤左右,虽然有的配备了转向灯、刹车板等类似机动车的装置,但未达到机动车的标准。实际上,电动滑板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屡屡见诸媒体报道,但是责任认定仍有困难,争议的关键就在于电动滑板车到底是不是机动车。尽管目前没有全国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电动滑板车如果被归入与滑板、旱冰鞋一样的滑行工具,是没有上路权的。
随着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电动车应用引发诸多问题,但统一、明确的管理规定尚未出台。而从电动滑板车来看,尽管应用增长迅速,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对其给予足够关注,这不仅给城市治理造成了困扰,还给老百姓出行增加了安全隐患。
我们不排斥像电动滑板车这样的新生事物,但相应的监管不该缺失。同时也要认识到,以往因为电动车引起的讨论,就是源于民众有实实在在的需求,但出台的相关规定往往一味强化安全需求,将运行速度压得很低,这是没有考虑到民众的应用需求。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如何平衡安全需求和应用需求,才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关键。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