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恒:谨防基础数据被用以曲解国情

2016年04月18日 10:53   来源:环球时报   

  基础数据统计是指对事关国计民生或民众高度关注的重大、敏感数据进行的统计活动。目前,西方利用统计数据说事,披着科学的外衣进行渗透攻击,成为新趋势。

  例如,《福布斯》杂志2009年发布了一份“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居全球第二”的榜单,曾引发国人对税负过重、民生痛苦的喧嚣。尽管后来国内不少专家对该排名的方法的科学性提出质疑,但这一排名至今仍被一些国家和媒体拿来说事,其不良影响短时间内恐难消除。

  无独有偶,一些老牌调查机构凭借经验和技术优势,对我国不少经济社会指标进行调查和解读,其中不乏服务于国家对华战略进行有选择有倾向的统计,甚至还主观“臆造”数据,进行随心所欲的解读。

  可见,国家基础统计数据同样具有意识形态和社会治理功能,西方可以对其进行塑造、利用,如果应对处置不当,我国基本国情就有被曲解的风险,我国社会舆论等很可能被误导。

  现阶段我国统计工作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关注决策管理服务功能多于社会教育功能。这导致不少社会教育缺乏充分的数据作支撑,有的只能引用西方公开的统计数据,不仅说服力打折扣,而且有被误导的危险。二是关注“物”的因素多于“人”的因素。我国统计对象缺乏反映人的精神状态等指标设计。比如,对诸如国民幸福感指数等疏于关注,以致被西方统计机构捷足先登。三是关注政府行为多于民间行为。西方调查机构在我国的统计活动,多有政府背景,却以企业、民间组织等非官方形式出现,给人以客观的错觉。我国数据调查多由政府进行,市场和社会、民间力量参与不够,统计活动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属性也随之被削弱。

  因此,我们应多进行一些有关思想文化问题的前瞻性数据统计,严防被统计、被误导。在强化统计工作服务决策管理功能的同时,向市场聚焦、向民生着眼,强化其服务社会和民众的功能,使统计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加富有针对性。

  此外,还应鼓励调查公司和民间机构参与数据统计,推进调查实体多元化。同时加强立法工作,完善行业规范和市场规则,逐步建立起市场调节、政府主导、调查公司和民间机构为补充、有进有出的现代统计体系公共管理制度。(作者是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宣传部干事)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