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外语片《索尔之子》更像“说外语的美国片”?

2016年03月01日 07:14   来源:解放日报   吴江江 诸葛漪

  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包括获奖的《索尔之子》完美诠释近年来该奖项的“三观”:《索尔之子》囊括“犹太人”“集中营”“二战”等大片常见标签,无需知道情节,就可看到似曾相识的“化学反应”在脑海中滋滋作响。

  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担任主持的黑人笑星克里斯·洛克,接连不断地抖“包袱”,轻松应对奥斯卡“太白”批评。现场大屏幕播出主持人在街头采访黑人民众的视频,有人表示,奥斯卡的意义在于“给予黑人胜出的机会”。就在奥斯卡的本土多样性问题搅起舆论风波之时,被不少人认为艺术含量较高的最佳外语片奖,以非英语国家“一国一部”原则进行提名。这个奖项的存在,到底是奥斯卡力图实现多样性的一种努力,还是美国主流电影业陪衬?

  设立于1929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初没有最佳外语片奖项,直到1956年(第29届奥斯卡)才正式设立该奖。此前十余年,奥斯卡仅有一项特殊荣誉奖,授予在美国本土上映的优秀外语片,当时它被视为“国际性奖项如果管理得当,可以促进美国电影的拍摄艺术和他国的交流。”早期最佳外语片奖曾4次颁给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费里尼,3次颁给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费里尼获奖作品之一《八部半》,在剪接手法上突破常规,在今天观众看来,恐怕是不太“奥斯卡”的。

  最佳外语片奖项对欧洲的偏爱在数据上体现得特别明显。至今68部获奖作品中,有56部欧洲电影,获奖数量前十位的全是欧洲国家。这一方面由于意、法等欧洲国家确实是电影大国,另一方面恐怕和美国评委“欧洲情结”不无关系。2014年获奖电影《绝美之城》,其实在意大利本土收到不少差评,能拿奖或许与该片向费里尼致敬的姿态不无关系。奥斯卡对写实剧情片的偏爱也是不争的事实。有人统计过,68部获奖电影中,剧情片或存在剧情的影片高达66部,其中爱情题材比例最高,达29%,其次是战争及历史题材。

  最佳外语片奖喜欢什么样的剧情片?套路显而易见。战争题材是奥斯卡一向的心头好。《无主之地》《铁皮鼓》《伪币制造者》《美丽人生》《严密监控的列车》等,无一不是讲述战争背景下小人物的遭遇。今年获奖的《索尔之子》也是一部讲述二战和犹太人电影。今年获提名的丹麦电影,索性名字就叫《战争》,海报就告诉你了,这还是一个战争中小家庭命运起伏的故事。

  欧洲电影压倒性优势,亚非电影中恐怕只有符合美国主流对非英语世界固有印象的片子才能引起奥斯卡共鸣。唯一获得过小金人的汉语电影《卧虎藏龙》,凭借东方古典美学、中国武侠文人内涵正中奥斯卡下怀。因为这种有据可循的奥斯卡口味,各国往往会在送选片上有意无意地迎合潮流。《卧虎藏龙》获奖后,《无极》《英雄》等蜂拥而出,《英雄》国内口碑不佳,仍获得2003年的外语片提名。为数不多的获奖非洲片中,《黑帮暴徒》 因为反映南非贫民窟的现实而备受关注,对比近年的非洲送选片或讲述非洲故事的奥斯卡热门片,如《血钻》《永不遗忘的美丽》等,走的都是类似的“苦大仇深”路线。

  回看“奥斯卡太白”事件,这样的外语片“潜规则”不难理解。上层白人为主体的评审团在挑选心中最佳的外国影片时,同样用着根深蒂固的美式“三观”。尽管双方“政治正确”侧重点有所不同。

  当然,这不是说最佳外语片选出来的都不是好电影,只是,口味未免单一了些,无怪有人认为,最佳外语片奖选出来的更像是“说外语的美国片”。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