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要让更多的人参与传承

2016年01月13日 09:09   来源:红网   马长军

  近日,一段陈道明发飙的视频在微博火了。一向给人沉静、儒雅印象的陈道明在北京卫视《传承者》节目现场,竟然颇为严厉地教育几位年轻人。原来,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但几位青年评论员率先点评时却不认可这一传统文化节目。陈道明老师听不下去了,讲了自己的看法:年轻人对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缺乏认识,传统文化的传承势必面临危机。

  关注传统文化现状的人都清楚,有不少人可能根本就不在乎传统文化,即便在乎又怎么样?就说比较喜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的人们,在这些日子里做了什么?在春节期间,除了燃放鞭炮与大吃大喝,还做了什么,还剩下多少内涵?说好听一点,不过是有“传统”没文化,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味同嚼蜡,结果是年越过越淡,就跟大家看央视春晚一样,越看越没劲。传统与文化的分量显然有些单薄,我们难道要靠鞭炮与吃喝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弄得某些忧国忧民之士忍不住竭力疾呼“用法律保护传统节日”,以此提醒人们记住民族传统,不使洋文化吞没民族传统文化,可谓用心良苦。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是法定节假日的一些洋节日在城市里越来越火,甚至在农村也开始流行。难道这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什么的,虽然没有大型活动助威,更没有特意放假,可参与者无处不在,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过节的理由和方式,各类大众传媒还连篇累牍地刊登一些十分有趣的让人们感到亲切的细节点缀节日气氛。我们必须承认,洋节在我们这里表现得很有活力,生活化了,很富有人情味,这就是一种“文化”气氛。

  再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很令人担心得不到及时保护而面临失传。尤其是当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强,影响范围较小,不为众人熟悉,过上现代化生活的青少年,对“非遗”更陌生更疏离,文化遗产就面临消逝的危机。即使一些列入保护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事实上已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不仅民俗实物和器物平常难得一见,一些民俗文化活动也趋于萎缩。文化遗产靠什么保护或者发展?戏要有人看,曲要有人听。可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跟大众文化生活渐行渐远,仅仅靠列入遗产名录恐怕难以为继,至于还想吸引外地人似乎有点勉为其难。

  因此,使本地人先熟悉本地的文化遗产实在是当务之急。不仅仅是在文化遗产日搞一阵子宣传,地方报纸不妨长期开专栏介绍,地方广播电视设立专题节目宣传,逢节庆活动,各地要让传统文化内容走街串巷,使本地文化遗产广为人知,家喻户晓。让广大群众跟本地文化遗产多一些亲密接触,让青少年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熟悉本地的传统文化遗产。由此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起来,深入人心,植根社会,成为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文化遗产就不只是珍稀动物一样的“遗产”,更是一个地方文化生活的重要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原本需要特殊保护的文化遗产通过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零距离体验而重新赢得大众的喜爱,必然焕发生机,自然而然就能得到发展,何须谁再为如何保护传承焦虑?

  另外,不妨多点“拿来主义”,向“洋节”学点经验,引导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中,使传统更鲜活一点,给传统节日注入更多的时代气息,比如鼓励大家读几本中国传统经典著作,欣赏或参与诸如各种戏曲、相声、评书等传统文艺活动,大力为传统文化造势,使传统节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一定会更有滋味,更具魅力,传统文化就一定更有前途。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