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肉”绝不止于“肉问题”

2015年11月05日 07:51   来源:红网   姜春康

  鸡脚、牛百叶、鱿鱼、病死猪以甲醛浸泡出售;16.48吨有害冷冻猪肉中检出口蹄疫病毒;二氧化硫含量严重超标的猪脚筋出售至广州、广西,日出货量达数吨……(11月4日新华网)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广东查获大量“问题肉”,如病死猪肉用甲醛浸泡,用有毒松香来脱毛,甲醛泡出毒鸡脚,冻猪产品带有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病死猪流向多省份,瘦肉精再度出现在冻牛肉中等,令人触目惊心,甚至一时间让公众谈肉色变。食品安全,无小事,儿戏不得。无论之前轰动全国的“毒奶粉”、“毒牛奶”事件,还是“红心鸭蛋”、河北新乐“黑心肉”、广东佰易免疫球蛋白事件,都引起过社会恐慌。

  “问题肉”的问题,绝不仅仅在肉。广东发现的“问题肉”流向了何方?据当地警方追查发现,“问题肉”销售半径主要是“黑窝点”周边的农贸市场。此外,一些肉制品是通过物流,相关部门已对问题肉流向追查,并且对相关产品进行查扣和监督销毁,但没查到的呢?很有可能已经流入了市场,甚至上了百姓的餐桌。“问题肉”像针刺一样,刺激着公众的神经,违法犯罪手段令人发指同时也难免让人担忧。

  没有严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食品安全,若食品安全刑罚力度不够就难以震慑犯罪。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领域屡次发生重大公共事件:瘦肉精、苏丹红、“毒奶粉”、地沟油……每一起,都在社会掀起轩然大波,既严重影响公众身体和生命健康,又可能动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广东的“问题肉”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黑心商家的“丑陋”,也照出了监管漏洞。经济利益的驱动,让黑心企业“乱花渐欲迷了眼”,影响恶劣的背后,则是唯利是图,是淡漠社会责任,是蚕食诚信在作祟。可以说,因暴利驱使,一些商家和企业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观念,加上食品违法经营成本太低,让他们变得丧心病狂。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当前食品违法犯罪中比较突出的就是食品非法添加问题,包括食品添加非食用物质甚至是违禁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滥用农兽药等。除广东“问题肉”外,今年7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关于11批次畜禽肉不合格的通告》中,就出现了沙丁胺醇(俗称“瘦肉精”)、氯霉素、兽药呋喃唑酮等禁用兽药的身影。此次不合格产品的抽检时间段为5到6月,涉及的企业分布在北京、黑龙江、福建和河南等地。“瘦肉精”又上餐桌,暴露出监管漏洞。尽管政府严禁使用“瘦肉精”违规药物,并要求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但此次不合格样品的出现,无疑给国内畜禽肉安全监管体系敲响了警钟。

  每每,有害食品安全的事件,都让我们为之不耻;每每,看到不法企业的“黑心”行为,都让我们义愤填膺。“问题肉”的问题,是个系统问题,并不止于肉。一方面需要加大曝光,加大不法企业的违规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从生产的源头上加强控制和监管。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决不能手软,真正实现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需要从重处理形成“违法必究”和“执法必严”的高压态势。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