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外国货”畸形消费背后的利益诉求

2015年09月10日 15:23   来源:人民网   杨朝清

  近日,对外宣称“日本品牌”的名创优品连锁店,被曝出90%为中国产高仿。目前,名创优品在福建福州市已开设17个门店,店内陈列商品多为其品牌MINISO,外包装上标有日文及中文翻译,价格在10-100元,人气相当高。其宣传突出日本品牌,产品实为国产货,而且不少商品外包装标识与其他品牌产品相似。(9月9日《东南快报》)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老百姓的消费结构逐渐从日用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过渡,消费文化也在进行重塑和更新。一方面,伴随着公众健康诉求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对商品的质量和品牌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人口流动化的今天,消费者对商品多样性有了更强烈的需要。

  当消费者的安全焦虑和质量担忧得不到有效的纾解,当消费者找不到足够托付信任的市场载体,难免会剑走偏锋,将希望的稻草寄托在外国商品上。不论是“跨国抢购”,还是“海外代购”,抑或购买“山寨外国货”,看似不理性的消费行为背后,都隐伏着消费者对商品质优价廉的利益诉求。

  在消费社会,商品不仅具有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实用功能,还具有抽象的符号功能,即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购买外国商品不仅是一种经济实力的彰显,更是一种文化审美和生活格调的体现。作伪者充分地把握了消费者对社会认同的强烈渴望,通过包装和虚假宣传的方式来诱导和欺骗消费者。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既是一种法治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只不过,在社会转型时期和矛盾凸显期,法治建设还不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交易“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方面,商家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的缺失,老百姓可能会购买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商品;另一方面,在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下,消费者可能会遭遇“宰客”、“被坑”,让商家“宰肥羊”。

  “山寨外国货”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并不是因为商家的骗术有多高明,而是因为它击中了民生“软肋”。以实惠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商品,这样的利益诉求并非非分之想,而是每一个消费者应有的权利。可是,当这样的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尊重和回应,善于发现商机的“山寨外国货”就找到了生存空间。

  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山寨外国货”是理性和非理性、内因和外内交织和杂糅的结果。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吸引力和文化认同,一方面需要厂商坚持品牌意识、严把质量关,重建社会信任;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消费文化进行引导。只有走出“道德捆绑”,正视“山寨外国货”背后的利益诉求,痛定思痛,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成熟,才是治本之策。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