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的国际化发展还需更进一步(图)

2015年08月21日 13:14   来源:东方网   王洪

  今年上海书展国际元素进一步增加,书展的上海国际文学周已成为中国作家与世界作家开展对话、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相互交流的现象级活动,包括国际论坛、诗歌之夜、第2届爱尔兰文学翻译奖颁奖仪式、新书发布、作家对谈等35场活动,赋予书展东西方文化交流崭新的平台,构筑起书展的国际视野和更加开放的文化空间。(8月19日《人民日报》)

  的确,本届文学周邀请的30位国内外文学嘉宾,文化背景多元,来着欧、亚、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中国作家和学者也是横跨南北,“幅员辽阔”。此外,“书香·上海之夏”作为书展品牌活动,今年邀请葛剑雄、陈丹燕等20多位学者、作家,从“抗战广角镜”“历史的思考”“文学的寻思”“英语专场”4个板块,为读者呈现15场精彩讲座。而“世纪中国论坛”关注中国道路、中国经济模式、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格局等重大话题,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主题展开。昨天2015“书香中国”阅读论坛携手《解放日报》70届文化讲坛举办的“创新的力量“高层论坛,来自海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经验与思考出发,阐述“创新”作为一种力量的源泉发展与路径的意义,都对提升上海城市的文化品质,推动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起到良好的发散思维引领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帮助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今后如何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提供智慧的力量和前行的思考。

  上海书展从原来一个单纯的书业盛会,发展到今天引领市民品质阅读活动,进而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文化交流,不仅构筑起东西方文学的一种互动,还极大促进城市文化的提高和整个上海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认知提升,推动城市文化和综合素质朝着更高品质方向发展。可以说,这个8月,中外大咖齐聚申城,纵谈文学创作和文化创新,褒扬时代的新风,针砭落伍的习俗,让上海读者更多的了解世界,让国外学者更全面的看上海和看中国,用知识和阅读的力量,提升申城的档次,丰富市民精神生活,看齐世界一流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文明品质,是非常可喜可贺的一件盛事。

  纵观今年书展的800多场活动和15万种图书,笔者以为,上海书展在国际化的图书内容征程上还要迈大步,必须按照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城市的实际需求,按照和国际书展接轨的追求,按照当下市民日益开阔的国际视野要求,去研究如何更多引进全世界最新出版的专业书籍,包括更多引进香港、台湾等境外的书籍和华语国家的出版物,如何更多组织国内出版社和高校定向翻译出版对上海未来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需求的出版物,以及各种能推动城市科学创新建设和市民品质素质的电子读物和衍生品,用海外的出版社来丰富书展的品种和品类,武装广大读者的头脑,开启书展全球出版物的更大窗口,对接世界其他地方的书展和出版社,用信息技术对接世界各国学者和专家,提供上海书展更加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国外图书和电子阅读产品,还大有文章可做,还需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