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人民币冲击SDR应积极+顺其自然

2015年07月30日 10:03   来源:环球时报   社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9日开始就是否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进行讨论,并将在年内得出结果。IMF每5年评估一次SDR货币篮子的构成,上一次2010年拒绝了将人民币纳入SDR的申请,今年人民币进入SDR的可能性被普遍认为大了很多。

  如果人民币成为SDR货币,人民币的信用度将提高,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际交易增长势头将进一步提速,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也会得到强化。尽管这会反过来倒逼中国开展更多的金融改革,存在一些我们难以预估的不确定性,但是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这一大判断被广泛认同。

  目前SDR货币只有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如果人民币得以加入,将改变SDR的货币结构,打破SDR 30多年来仅由发达国家货币组成的格局。而且人民币是1980年之后进入SDR篮子的第一个新币种。

  有人认为人民币进入SDR是与中国加入WTO同等重要的事件。如果把这个世界看成“金融体系”的话,那么是的。然而由于真正了解金融的人不多,金融又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强调稳扎稳打的领域,中国推演人民币加入SDR实际效果的能力要弱于我们当年对加入WTO利弊的评估。因此中国走稳这一步至关重要。

  人民币已经基本满足了进入SDR的两大标准:主要出口国标准和自由使用标准。人民币自由使用的限制大体消除,满足了IMF 85%的标准。人民币汇率正在加大自由浮动的幅度,且除存款利率上限尚未放开外,基本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现在美日等敦促中国彻底放开汇率,开放资本账户等,但这些方面的争议不应成为人民币进入SDR的障碍。

  面对“金融入世”有望成功和再次被拒的两种可能性,中国应一方面做最好努力,一方面顺其自然,坚持符合本国实际的金融改革节奏,不对美日要求做削足适履的让步。由于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也有利于增强IMF的权威,具有明显的双赢性质,这不是IMF占有压倒优势、中国只能受美欧日摆布的谈判。

  之所以说人民币进入SDR也有风险,是因为中国的国内金融体系尚有一些薄弱领域。一是中国的金融平台如银行系统、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仍处于建设、改革和完善中。二是中国社会的金融专业化程度不高,无论是金融人才还是大众的金融知识及投资能力都还有些跟不上。三是金融创新的道具有限,投资产品单一,规则和监管都有一些缺陷等。

  因此中国能够争取到人民币进入SDR货币篮子最好,我们应为评估过关尽最大努力。如果最终这一次仍不能如愿,我们也需坦然面对。下了力气还是做不到的事情,不强求往往是正确的态度。中国最关键的还是要继续壮大自己的实力,有了超级经济体的资本,人民币终究是SDR拒绝不了的。长期不接受人民币,SDR体系的权威会打越来越多的折扣。

  中国应当以“积极的实事求是”态度对待这一轮评估,那样的话,无论结局是什么,中国都不会输。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