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披露领导人活动安排细节,习近平植树要求7个“不”。2015年4月3日,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北京朝阳区孙河乡同大家一起植树,谈到造林绿化工作,习近平指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相比,生态欠债依然很大,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缺林少绿依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强化绿色意识,加强生态恢复、生态保护。(6月30日人民网)
生态欠债,四个字仿如尖刀,刺痛人心。步入现代化社会以来,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特别从改革开放开始,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目标上可谓马不停蹄,如今,楼宇高巍、车水马龙,我们却面临着雾霾、污水、温室效应等等生态威胁,植被破坏日趋严重、身体健康难得保障、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我们“借”自然之力创造了繁盛文明,却终究欠下了生态巨债。
就在今年,柴静的《穹顶之下》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雾霾等生态环境破坏的关注。诚然,当前我国的生态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丛生、基础薄弱,纸面上成果突出、收效不少,可确实难尝所欠,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60余次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近几年更是身体力行参与植树,为人们树立了坚实榜样,形象生动地将生态破坏喻为“欠债”,可谓将矛头直指“债多不愁”的“老赖”。
“老赖”一词不好听,但若是利益熏心、无所作为,算不清楚“生态账”,就更应为人们大加批判。2014年,甘肃武威荣华工贸有限公司向腾格里沙漠腹地排放污水8万多吨,生态破坏者“无孔不入”的可耻行为引来了人们的强烈批判。不仅仅只是工业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植被削减,诸多问题可谓让自然把“家底”掏了个空。
诚然,“老赖”数量不少,屡屡突破底线,且身份多样、群体密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许多人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完全没有意识自己的行为将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且不举生态环境破坏的诸多案例,许多企业、组织和个人,始终秉持一种“阿Q心态”,坚持利益优先,打着发展的旗号,将生态环境破坏当成一种无法避免的附加品;一些人认为一人之力不足以造成多大影响,“多自己一人不多、少自己一人不少”的逃避心态屡屡作祟,形成了集体效应,最终难逃问题滋生。除了直接性的破坏,一些毫无成效的工作方式和形式主义的环境保护作风更在当前盛行。欠自然生态债的“老赖”固然可恨,但更可恨的是打着正义旗号不干正事的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连种六棵树,七常委全体动员,为每一个有心为生态环境做贡献的人开了个好头,更让那些欠债“老赖”及不作为的人难堪,总书记尚且带头示范,其他人又怎能“慢半拍”?植树事小,功在千秋,若论这几棵树本身,可能作用很局限,但若是形成广而周知的社会氛围,让人们以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破坏绿水青山、“举债”自然环境为耻,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其作用就不可小视。当然,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对于“老赖”的监管和处理更要加强,形成法律法规约束,将教育、监督、惩治用实用好,把感性的生态保护意识落实到理性的实际工作中。
时隔两月,再次披露习总书记的植树细节,就是要让其指示精神时时醒人,“手种黄柑两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每个人还须尽己所能,早日还清生态“欠债”,也让那些执迷不悟的“老赖”无处容身。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