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高校招生闹剧,让清华、北大这两所国内顶尖高校这两天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两校四川招生组在微博口水仗中互称“兄弟”,但是在旁人看来,这次抢生源大战已撕破脸皮——不仅是各自的脸皮,还有高等教育的脸皮。事后,涉事校方用于收场的定性词眼无外乎:不当行为、不文明不礼貌行为等,而处理意见也仅仅是“予以坚决反对”、“不得批评兄弟院校”等。
这真的只是个别招生人员、个别名校、个别省份的特殊现象吗?局内人士毫不讳言,这不过是多年来巅峰对决式“暗战”的又一次公开化而已。还记得4年前的招生季,复旦大学在线发表“严正声明”,称“上海某理工类院校”在外地招生中以复旦老师身份致电考生,告知考生此前与复旦所签“预录取协议”取消,结果造成部分考生改换志愿,填报了“兄弟院校”。
名校在生源上的“互掐”,究其根本缘由,还是现行高考制度“拼分数”使然。除上海外,全国几乎都是高考后填志愿。那么,哪家高校“抢”到某省份的“状元”考生,其最高录取分数线就是全省第一。若计划在当地招收100人,那么“抢”到第100名考生的考分越高,这家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也越高。总之,“分数”决定“政绩”,“高分校”似乎就能比“低分校”获取更大利益,高一两分就是“力压”,高10分更是“记特等功”了。
于是,衡量考生的唯一刻度变成考分,在这样的“逻辑”下,衡量高校的唯一刻度也变成了“唯有考分”。“唯分论”,这样的高考“单一律”不改、纯分数评价机制不改,名校不惜重金抢人的怪现象便无法彻底消失。此次招生组微博事件,恰恰表明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好在,“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导向的新一轮招考改革就在后一年。
就在京城两校“论战”的双休日,沪上两校复旦、交大完成了首次综合评价录取的校测面试,近2000名考生凭借一个高考入围分参加综评,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成绩、面试成绩各占六成、一成、三成。如此一来,完全线性的“唯分论”被打破,从高到低的高考分数排序,不再是最终考入名校的考生排序。假使我高考分数差你5分,也完全可以在综合评价中“后来居上”。
这是国家顶层设计在改革试点省份的新高考方案,之后可复制、可推广。若考生高考分数排名不再作为“按分依次入校”的唯一依据,那么校际、省际的考分榜也就失去了决定性的意义,极少数状元生也不再能代表某高校在当地排行老几。更关键的是,名校看见的不再是一个脑袋上贴着考分的考生,而是一个拥有综合素质的活生生的人。录到了“高分生”,并不等于录到了“高材生”。
每年高考,都有人提出一个设问:当年的高考状元都去哪儿了?这或许是为考生“减压”的“心灵鸡汤”,但是并非多此一问。也不知清华、北大多年来争来的各省状元,是不是用当年的高分证明了自己、回馈了母校?单一分数无法评价人才,单一分数也无法评价高校。推而广之,高等教育在源头上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不仅能破除名校“唯分论”,也能改变社会上“唯学校论”的不良人才取向。人才,本就是多面一体、各取所需的,不可能再用唯一的量化指标来衡量。打破“唯分论”是人才强国之理,也是改革大势所趋。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