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吐槽”,遇见公民权利的回归

2015年05月19日 07:09   来源:红网   高亚洲

  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召开座谈会。曾写公开信反映行政审批问题的桔子水晶酒店CEO吴海、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翟继光作为群众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公安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卫计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多个部委相关负责人,以及北京市相关负责人等也出席了座谈会。会上,针对如何进一步简政放权,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各方发表了意见。(5月18日《新京报》)

  民间“吐槽者”走进了“庙堂”,多少有点让人意外。准确来说,这次被邀约的两位“群众代表”,并不是我们惯常所理解的、带着调侃甚至讽刺意味的“吐槽者”,在他们的吐槽文章中,虽然一开始是带着情绪而作,但内容确实是有理有据,不仅不留情面地揭露了一些事实,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从某种意义上,恐怕正是这种网络上难得的“温和而坚定”,让他们的声音有了更大传播的可能,并能直达庙堂之上。

  置于更真实的现实环境来看,这样让人稍显意外的发生,可以视为为政者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值得赞赏的姿态表达。当然,这并非要对他们参加中央层面座谈会表达受宠若惊的兴奋,也无意于在意义上进行无限的拔高。在现代社会中,这本就应视为一种良性的权力与权利间互动。准确来说,起初他们的吐槽,与今日他们被约座谈,都是他们作为公民的正当权利表达。要知道,在宪法的第41条,有着这样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透视这些莫名的兴奋或是诧异,或许我们该去正视这样的一个尴尬的现实,在公民正当权利的表达上,我们依然困囿于无形或有形的天花板。当然,这首先检视的是公民权利素养的养成。一个现代社会的建成,首先需要建立在现代公民的集结上,而现代公民的重要特征,便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并且能够大胆、理性地表达出个人想法。即便不能如吴海、翟继光这样有机会作为群众代表参加中央层面的座谈,如果个人的“吐槽“,能够唤起其他人的权利觉醒,或者说倒逼出公共服务的新变,谁能说这不是促进社会整体向好的力量呢?

  其次,我们还需要打量权力场对公民表达权的姿态。权力与权利之间,长期以来其实都是处于不对等的形态,宪法所保护的公民话语权,不仅未实现权利的自觉,也未得到权力谦抑的回应。而在现代信息社会,公民的表达尤其是“吐槽”,尽管已然突破了技术上的障碍,但是在舆论形态上并未真正脱敏,尤其是在坚硬的维稳逻辑下,“吐槽”甚至可能被视为网络上的异端。如果说“打捞沉没的声音”,彰显出为政者开始正视权利主体的胸襟和情怀,那么,对吐槽者的倾听,则是为政者能在公民的批评和建议中对自身不足的正视,同样也是对公民话语权的正视。

  于此而言,中央层面对吐槽者的“倾听”,它应该被视为一个公民权利回归的开端。期待在上行下效的体制格局下,让更多沉浮于网络上的“异见”真正成为公民权利表达的实现,并成为当下的社会风向标。当然,一个更大的期待是,当权利表达成为看得见的现实,表达背后对现实改变的期望,更能成为可触摸的希望。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