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在全球核能发电领域首屈一指的阿海珐集团曝出猛料:该集团2014年亏损额超过48亿欧元,几乎达到2013年亏损额的10倍。阿海珐的业绩之所以一塌糊涂,从外因上看,与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全球核电发展明显放缓不无关系;不过,阿海珐自身的问题才是形成巨亏“黑洞”的关键。种种教训,值得深思。
从管理的角度看,阿海珐的工程管理混乱不堪,堪称反面典型。作为一个老牌核电巨头,阿海珐在技术方面底蕴丰厚,它掌握着全球第三代核电技术之一的EPR核电站建造技术,在欧洲、中国等多个地区和国家都曾凭借这一杀手锏成功赢得市场。然而,在具体履行施工合同时,阿海珐的表现十分糟糕,不仅损及自身声誉,更直接使得自己陷入财务窘境。
据法国媒体报道,阿海珐在芬兰奥尔基洛托地区建造的EPR核电站,本计划于2009年完成,却由于质量控制、分包商管理、与业主合作关系建设等多方面出现问题,预计将延期九年才能投入使用,阿海珐2014年财报统计,仅此一项工程的损失就高达7.2亿欧元;再比如,在法国芒什省弗拉芒地区建造的EPR核电站,由于安装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工程一再延误,建设投入达到预算的至少三倍……这些案例,足以令人一窥阿海珐在工程管理上的弊病之深。
在经营战略上,阿海珐失误频频,缺乏远见卓识。一方面,近年来核能发电面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挑战,法国国内发起的《能源转型法案》就提出,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将核能发电量占比从超过70%降至50%。在能源市场的新风向面前,阿海珐的举动显得犹疑不决,既转型乏力,又未能认真保持传统优势,首鼠两端贻误时机。
另一方面,阿海珐在经营产业链时也出现了重大误判。据法国经济领域较权威的《回声报》报道,法国审计法院2014年曾出台秘密报告,痛批阿海珐2007年收购加拿大企业Uramim的严重失误。法国审计法院认为,阿海珐当年收购Uramin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对收购的铀矿价值严重高估,未能充分考虑矿山开采难度之大;二是对于铀矿石价格波动风险考虑不足,收购之时全球铀矿石价格高企一度超过100美元/磅,收购之后铀矿石价格骤降到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据估计,此项收购导致阿海珐损失超过20亿欧元,代价十分惨重。
此外,法国政府对于国企高管监管缺位,也是阿海珐巨亏案例值得铭记的教训之一。据法国《费加罗报》反映,阿海珐87%的股份由法国政府持有,是名副其实的国有企业。按常理而言,法国国库署等有关机构对于阿海珐高管具有不可推卸的监督作用。然而,阿海珐前任总裁安娜·洛维尔琼2001年至2011年在任十年期间,从内部管理到市场经营再到处理客户关系,犯下一系列不应有的错误,国家机构却毫无作为。《费加罗报》愤然批评称,阿海珐巨亏和20年前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丑闻案如出一辙,法国政府应该吸取教训,不能让悲剧一再重演。
目前,阿海珐首席运营官菲利普·诺奇已经针对企业的困境提出转型计划。根据这一计划,阿海珐的经营重心将重新放在核能发电的关键领域,对于管理不善等问题也将有计划地进行整改,在市场开拓方面则将聚焦中国等核电新兴市场。阿海珐的重振之路,非一日之功,实效几何且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