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为”是对反四风的“软抵触”

2015年03月07日 07:35   来源:红网   韩玉印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之后,从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对迎来送往、开会出行、公务活动连续出台一系列规定和禁令,涉及“舌尖”“车轮”以及各种隐性福利等方方面面。伴随工作作风、党风政风的好转,个别部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从原来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成了“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3月6日新华社)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之后,各级政府的确“蛮拼的”,大家有目共睹。但伴随工作作风、党风政风的好转,不吃不喝了,个别部门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主动性下降,从原来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成了“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应该说这不是反四风所要的结果。政府工作报告两提“为官不为”是有针对性的。如去年10月江西南昌对3起上班时间玩游戏、脱岗、睡觉的“为官不为”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今年年初,最高法特别通报一起甘肃省天水市公安机关因出警过慢导致被害人身亡、最终被判赔款20万元的“为官不为”受追究案例。辽宁省最近有145名干部因“为官不为”被问责。

  “为官不为”是有原因的,或因为本身存在问题还未暴露,没有心情干工作;或觉得自己不干事就不会出事,干了事就容易违规违纪,受“为官不易”心理影响。但总体说来,“为官不为”是对反四风的“软抵触”,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惯用手法”。

  “为官不为”,或受了《庸官颂》的启示,“如果当初不平庸,我就不会被选中;如果为官不平庸,我就很难得善终。”因为现实中这样的“庸官”大有人在,他们不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优哉游哉地做他们的“太平官”。对于这样的人,笔者认为,就应该有一套考核机制去制约他们,让想干事会干事的上,不干事的下,让“太平官”不太平。

  “为官不为”,或受“无利不起早”的严重利己主义影响,既然“不吃不喝了”,灰色收入没有了,自然也就失去了干事的动力。他们转变作风,走群众路线是假,利己才是真。慰问金“转脸”被抽走;“爱心煤”变“爱心没”;“捆绑低保,强卖手机”,都是吃拿卡要的惯性使然,是“无利不起早”的有力证据。对于这种人,不干事也罢,干也干不出好事来,就应该让不干事干坏事的下。

  对待“本身存在问题还未暴露”的干部,应该让他们放下心中的包袱,犯过错误不要紧,改了就是好同事,只要他们主动交代问题,积极检举他人犯罪,只要他们还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还有“余勇可估”,还有将功补过的决心,应该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为官不易”我们完全理解,但“为官不为”不应该,这叫做“不拉屎占茅坑”。因此,我们的干部必须克服这种思想才能够轻装上阵,只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明确权力,不独裁,不专权,不为私,相信公众对“挑的水多,打的罐子就多”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