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现场听钱文忠老师讲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他在中途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是什么?”现场有许多中学生,也有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更有教书育人的教师。片刻之内,没有人能够大胆作答。钱文忠老师告诉大家,是孝道。
其实,我是没有马上想到这个答案的。身边有人试图从24字核心价值观中寻找答案,但是,不管是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或是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标准都带有理想境界,说底线,不像。
底线是什么?是不能再退,是最基本要求,失去了,就不是事物本身。在全城背诵核心价值观时,我就闪过一个疑问,中国当代价值观为何没有孝道?现在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12个分价值观,“孝道”是土壤,也是基石,但它有别于一种理想。
在中国社会,如果不孝敬父母,谈不上文明,你也不会有真正的自由,更不可能对他人友善。推及任何一个词,包括法治,没有孝道,你都不可能获得它真正的中国价值。我瞬间明白,核心价值观是对每个中国公民至少是较高要求,而你不守住孝道底线,24个字也许可以背诵,却永远不可能真正践行。
孝道,它有长度,至少可以追索到舜帝;它有宽度,它是中华大地各民族的共同遵循。它的特征不是高度,不要给他贴上过高的道德标签。孝道底线不能退,但有时它可以让渡给比它更高的价值,故有““忠孝不能两全”。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也晓得回家奔丧。现实中,把一个人讲不讲孝道作为能否任官的标准,这要么是降低的官员标准,要么扭曲了孝道的本性。
人回报养育自己的父母,这是一种本能。就如临近春节,我想到母亲坟头祭拜,如遵从了心底的召唤,心里就舒服。这不需要赋予高尚,更不需要像“操场洗脚”一样展示。可惜这个底线正被现实逆袭。据钱文忠老师讲,几千年不曾有过的儿子杀害母亲,近年全国已近千例。最近,“大宝”不许父母生养“二宝”的新闻也频发。
底线有时比理想更重要。轰动全球的日本人质藤健二被杀害后,他父亲面对公众的第一句话,“我儿子给大家添麻烦了。”在最悲痛的时刻,它展示“不给大家添麻烦”这一大和民族的道德底线,让同悲的人们感动并有一种力量。
从一个家庭到一个社会,有穷的和富的差别,有左的和右的主张,有激进和渐进的观念,有开放和保守的选择,如果我们都调整到底线上来思考,是不是也有利于化解分歧,逐步形成共识,然后实现各自的理想呢?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