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制度温情方能化解“露宿者之殇”

2015年01月13日 09:00   来源:中国网   梁丽君

  一、舆情概览:

  1月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上月底,广州市越秀区街道城管部门就在江湾大酒店面对珠江边的骑楼下,安装了定时喷水装置,该装置每两小时喷一次水,每次二十分钟。据珠江街城管科回应,之所以要安装喷水装置,其直接动因便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驱赶这里的露宿者,因为他们不仅给环境带来了不少影响,也严重影响了市容。

  1月5日报道广州珠光街城管与江湾大酒店方面在骑楼底下安装喷头,新增“水帘洞”驱赶露宿者,由此引发对“露宿者生存与社会管理的对立面”话题的热议。当天,南都微信公众号调查显示,近半投票者称用水驱赶露宿者不妥,但也有超1/4网友赞同采取此举。

  1月6日广州越秀区珠光街城管科负责人回应,喷头确实为美化市容而设,但并非只是为驱赶露宿者,“我们曾经装设过简易可移动花基在路面上,但没有固定浇水方式,再加上露宿者们的‘施肥’(指排泄物)让植物很快凋谢,花基很难看,比不做绿化还难看。”喷头是为以后绿化而设。2012年7月,南方都市报推出《城市大桥下成片水泥锥凄苦流浪者何处能安睡》系列报道之后,广州清除大部分水泥锥。但在1月6日,南都记者接到报料,广州环市中路仍能见到水泥锥,而露宿者就在锥体之间安营扎寨。

  1月7日上午,由于靠江边的骑楼底下的喷头还在喷水,露宿者撤到了附近的文体小公园,数十名露宿者大部分已经出外谋生,只有4个人留守在文体小公园。越秀区民政局副局长亲自出马,民政局工作人员协同民警、城管等,前往劝说,经过长达近40分钟的不断游说,四名露宿者没有一人愿意带着家当上车、前往救助站。越秀区救助服务队送上干粮和饮用水后离开。记者现场获悉,该处地面的水泥锥将会在近几日内拆除。

  舆情持续发酵,关注热议剧增,广州城管部门的执法行为到底该是刚性管理?还是柔性救助?观点交锋此起彼伏。对待城市露宿者到底该温情关怀?还是依法治理?舆论观点众说纷纭。管理方式上,对待城市露宿者粗暴管理也好,耐心劝说也罢,为何救助政策收效甚微?追问“露宿者管理”背后的深层社会心理归因显得更为重要。

  二、媒体:人性关怀纾解“露宿者管理”症结

  当城市粗放管理与露宿者弱势群体形成对立面,主流媒体着眼人本关怀,呼吁温情执法,文明管理。

  人民网评论认为,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常识需要不断普及,才能深入人心。在一些城市管理者那里,他们缺的不只是常识,还有良知与包容。是城市能否平等与公正、耐心而细致地,去对待所有生活在城市中的民众。而具体到这件事上,最简单的追问还是,针对这些被驱离的流浪汉、露宿者,城市管理者建立起基本的跟踪保障机制了吗?在“良心发现”不总是靠得住的情况下,管得好流浪汉、露宿者,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良知与包容。

  《法制日报》认为,这种冷冰冰的城市,这样的异化“高冷范”,只给人一种遥远的疏离感,很难让人生出我的城市我的家之感,很难让人脱口诵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很难让人想象,一个诞生“托举哥”的花城,在一个角落里,竟然还有这样的异景。当一个城市表现出冷漠无情时,即使GDP再高,马路再光鲜,哪怕一个露宿者、流浪者、乞讨者都没有,也很难让人生出美的感受。

  《工人日报》表示,为了驱逐街头露宿者,一些城市可谓“花样翻新”,有安装防护栏的,有浇水泥墩的,如今,又来了浇水的。节约用水跟驱赶流浪汉相比,似乎不值一提了,这合适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有时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会堵不会疏,堵起来不计成本、不遗余力。这让流浪者心寒,也让公众失望。

  城市露宿者和美化市容的矛盾,让管理陷入了异化的“美化”逻辑,光明网认为,美化市容,固然是值得赞赏的行动逻辑,但是首先要厘清的是,美化市容的初衷是什么?城市管理就更应该融入更多的人性元素,去革除那些陈腐的美学逻辑。不管是于露宿者、还是管理者,他们在这个城市中的权力应该是一致的,都应该得到保护,而不应该分为几大类,将那些看起来“不顺眼”的人驱赶掉,不应该将这种简单粗暴的城市管理付诸于这群本就孱弱的群体身上。这是一个城市应该具有的起码精神。

  主流媒体发声,引发诸多思考。也更加落脚于这种简单暴力管理思维背后的价值逻辑,光明网《喷水驱赶街头露宿者难显城市之美》评论说:从根本上讲,这种驱赶只是把露宿者从这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对诺大的一座广州城而言,这仅相当于把这些人挪了个窝,从广州城的一个角落赶到另外一个角落,仍旧寄居于广州街头。就广州市整体市容市貌而言,也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美化和减少不美观的实际功效。而有关方面之所以明知是这样还要这样做,无疑是各自为政、自扫门前雪、目光短浅,企图借此让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此免遭露宿的懒政思维作祟。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是相关方面突击取巧,欺上瞒下净干颜面活,想邀功请赏的行政恶习的凸显。

  舆情的持续聚焦,各大市场化媒体也参与其中,提出三大质疑:

  一是非议驱赶方式成本太大。新京报社论《驱逐流浪者令城市形象蒙羞》认为:为了驱逐露宿者,广州城管宁愿白白浪费珍贵水资源,也不肯让便利于露宿者,单就这个喷水装置来说,据称仅安装费就需要6000多元,若再加上每小时20分钟从不间断的喷洒,日积月累下来的水费又是多少?如果它是来自财政支出,那它可经过了纳税人同意?

  二是非议驱赶逻辑让人怀疑。新京报社论《驱逐流浪者令城市形象蒙羞》质疑道:不是非要一味诘问广州对流浪汉们到底有“什么仇什么怨”,让人不甘的在于,相关方面并不承认如此做法仅仅是出于市容的考虑。比如物管部门就认为,江面江边风大,曾经发生多起露宿者冻死的案例。我所不知道的是,为免于露宿者被冻死,便将他们驱逐?难道有人会比露宿者自己更清楚哪里露宿不会受冻?城管部门也表示,安装水管之前,他们进行告知、劝导,希望露宿者投向附近救助站。这个逻辑是这样的:明明有救助站,而你竟然不去,那就别怪我来驱赶你了。但问题在于,所有的救助站只提供临时救助,而露宿者需要的是长期寄居之地。这哪是一种逻辑,分明是两种话语。

  三是非议驱赶成效让人心寒。南方网认为,喷水驱赶的做法,只是逼迫露宿者离开骑楼,转到其它地方继续露宿,并未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显然于事无补,反而会加剧他们的生存困境。从“不得已而为之”的尴尬现实来看,这种略显简单粗暴的市容美化,之所以收效甚微,甚至引来舆论吐槽,关键还是在于缺乏人本的关怀,不能将这群孱弱的群体视为城市的主体,未能感同身受地去关注如何让他们在这个城市里的生活更美还。《羊城晚报》也认为,定时喷水的确是立竿见影地驱逐了露宿者,但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美化城市,显然缺少了最起码的人文关怀。露宿者只能退而求其次,他们的“新居所”会不会更不堪,蕴含更大的公共安全风险。

  问题丛生,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之后,更加牵动人心的是对“露宿者”的管理困境的解决之道。《新快报》从政府的权责来说,这种执法行为是明显的越界。政府部门虽然有引导社会道德向上的责任,却不能针对公民不道德行为进行执法。对于政府,要尊重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事实上,宽容所谓的不道德的生活方式,明确自己的权力界限,正是行政伦理的重要内容,这样做才是道德的。

  《钱江晚报》就一座城市而言,一定意义上讲,对寄居于街头的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容忍,允许他们留宿街头,未尝不是一种城市大爱的体现。城市管理者想减少露宿者,真正要做的是化解他们的贫困,从制度上给他们兜底。

  《南京日报》如何让城市更美好?对管理者而言,需要有在钢丝上跳舞的平衡能力。一方面要回应相关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另一方面,也要给弱势群体关怀的温度。有关方面与其简单粗暴的强制驱离,不如让沟通“从心开始”。有关方面应通过心理辅导,平等沟通、交流,改变露宿者恐惧社会、不想工作的现状,融化露宿者的心理坚冰。

  微信公众号““英才经管学生会权益部”认为,水泥锥,锥痛的是人心;檐下喷水,浇灭的是城市底层民生的生存期盼。城市管理,不能继续把心思花在如何驱离流浪露宿者之上,也不能把市容的转变寄希望于类似简单粗暴的手段上。切实转变治理理念,捡拾其公共良知,承担起救济和保障责任,流浪露宿这些在城市管理者看来不协调的风景,才会在救助体系的完善和人文关怀下消弭。一座城市的文明,才能够在底层民生土壤的不断丰厚中茁壮成长。

  三、网民:理性寻求通情合法的解决方式

  广州城管在骑楼底下装定时喷水装置驱赶露宿者成为热点话题,面对珠海的街头露宿者,市民们又有哪些看法呢?近日,南都与大粤网联合开展问卷调查。

  对于露宿者的看法,问卷显示近5成市民对该群体抱以同情,表示既同情又厌恶的也占了4成,仅有不足1成的市民对该群体表示厌恶。不过,有6成的市民表示,对露宿者随“地”而安的行为感到不安,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超过4成的市民认为,可以采取帮其解决工作等方式助其结束露宿生活。

  《北京青年报》报道:在一个门户网站设置的:支持,这些流浪者应该去救助站;理解,但方法不太人性化;无语,城管嫌仇恨不够?心痛,浪费水资源没人管,这四个选项中,虽然有44%的人选择无语和心痛,但还有40%选择了支持和理解。舆论的分散和对立让人意想不到。

  同样,在同情和理解露宿者困境的舆论对立面,更多的是寻求理性、法制的解决方式。《大连日报》认为,城市管理与慈爱或文明并不冲突,在法治社会,行事要于法有据,真有困难,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到救助站等机构寻求救济,地方政府不会不管。城市管理规章只要于法有据,执行起来就不能打折扣,地方政府不能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道德义愤”声音而在城市管理上畏首畏尾,依法管理该有底气。

  四、舆情反思

  1、社会救助为何“落地难产”?

  据了解,珠海市救助站设有洗澡房、饭堂、洗衣房、医务室、隔离室、图书室等设施,目前救助区有50个床位,庇护区有150个床位。站内受助人员享受低保生活水平,每餐两素一荤。但这样的条件,却很难让流浪者过来。工作人员称,大多职业乞丐不愿意来,认为去救助站是断了财路,他们平日乞讨每日大概高则收入三五百元,低则收入一二百元。

  根据现行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露宿的农民工并不属于救助对象,而一些职业乞讨者,又并不需要接受救助。这个“管理办法”处在一个“无明确对象”的尴尬境地。

  不可否认,对于有就业条件和劳动能力却因好逸恶劳而导致的流浪乞讨甚至露宿街头,又不愿接受政府和社会救助安置者存在,使得柔性化的社会救助难以落实,而粗放暴力的执法方式又落入了公众同情怜悯的道德指责中,使得对于露宿者的管理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也更加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管理智慧。

  2、城市美学该何去何从?

  露宿者是城市美学的“天敌”,这一点再次在越秀区的喷水装置中得到了印证。城市管理者勇于承认驱逐流浪者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市容”,但这些城市所力图展示美好与文明,其实是建立在对处于贫困、弱势、无力地位的人群的排斥与拒绝之上的。一直以来,总有一种叙事试图让我们相信,流浪乞讨人员群体存在许多令人不齿乃至违法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确存在,就像别的群体同样存在犯罪现象一样。而如果拿它与一些城市管理者为了所谓的市容而一味将他们驱逐相比,前者的问题在性质上要轻得多。因为前者是个体的犯罪,后者则是公权力的滥用。

  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那些被驱逐的流浪者或露宿者,正像掀开一件华美袍子一角之后,我们得以窥见的一种更真实也更辛酸的生存与现实。除此之外,即使不谈论流浪者或露宿者的权利与保障,单就以行政的方式逼迫一个群体躲到让所有人都“眼不见为净”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美丽新世界的假象而言,都是一种可怕的社会选择。

  五、舆情点评:制度温情破除“露宿者管理”窘境

  城市管理和露宿者一直以来被置于对立面,这是考验管理智慧的一对矛盾,更是破解社会症结的一种辩证法。强硬的喷水驱赶,某种程度上,或许本意上有着倒逼露宿者回归救助站的尝试,但在事实层面上,不可避免地伤害了露宿者的尊严和情感。救助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救助制度并不完善,流浪者与救助体系之间,隔膜与不信任越演越烈的当下,刚性的救助手段的只会加剧露宿者这种“边缘人物”的疏离心态,他们在现实生存和人性自尊的纠结百转之中,不愿被管理、不愿被关注的心态折射出的内心与社会的绝缘和封闭,骑楼喷水”并不是露宿者回归社会的催化剂,只能让他们在无法心灵抱团取暖的境遇下,与社会渐行渐远。

  制度设计本意的善意,更需要通过制度执行的温情传达。不如让沟通“从心开始”。有关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平等沟通、交流,改变流浪者恐惧社会,不想工作的现状。让流浪者自愿离开骑楼,融入社会。一方面要回应相关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另一方面,也要给弱势群体关怀的温度,用心得出所有群体的最大公约数。这样,刚性的制度在柔性表达中也具有了人情的关注,社会的温度。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