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通勤时间长”消弭民生福祉

2014年12月10日 13:26   来源:光明网   何勇海

  近日,由北师大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编的《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劳动者通勤时间较长,加班现象严重。北京、广州、上海和深圳等特大城市,日平均通勤时间都接近或超过一个半小时。其中北京的平均通勤时间最长,达到97分钟。《报告》分析认为,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较远以及交通拥堵都是通勤时间较长的原因。(12月9日《工人日报》)

  一些上班族的通勤时间长到什么程度?在北京一家IT企业工作的王振,每天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约为3小时,在北京一家网站工作的张杰,每天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约为2小时。若算上堵车时间则会耗时更长。因此有人戏谑地说,“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这句戏谑之言,是很多大城市上班族不得不面对的尴尬写照。

  英国国家统计局今年初公布的深度调查报告显示,与非通勤者相比,通勤者对生活满意度、日常活动的价值认同感、幸福感都较低,而焦虑程度较高。通勤时间每增加一分钟,只有焦虑感随之增加,其他幸福指标都随之降低。这种焦虑感和不幸福感,已在我们的通勤时间长的上班族身上体现,比如有人说,“我回家基本上倒头就睡,根本没时间看电视,更别说谈女朋友”。

  通勤时间长还会导致大量上班族很少从事体育锻炼,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国民身体素质。可见,通勤时间长带给上班族的消极影响,也会对社会效益造成消极影响。这个问题应引起社会及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正如北师大报告所分析,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较远以及交通拥堵都是通勤时间较长的原因。先来看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较远,这何尝不是城市盲目追求“摊大饼”式发展所导致的后果?城市无限制地向四周扩散,新建住宅小区越修越远,而中心城区房价又太贵,且城市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及就业区域等却没有向外疏散,无疑会拉远上班族与单位的空间距离,拉长上班族的通勤时间。

  再来看交通拥堵。有数据表明,2013年北京每天平均堵车时间为1小时55分钟,若出现“轻度拥堵”,居民出行要多花0.5倍以上的时间;若出现“中度拥堵”,居民出行要多花0.8倍以上的时间;若出现“严重拥堵”,居民出行要多花1倍以上的时间。可见,公共交通不顺畅,与上班族的通勤之路是否会“舟车劳顿”密切相关。

  要解决上班族通勤时间过长的问题,终结城市的“摊大饼”式发展,实现生产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各城区科学配置,比如在核心城区也配建保障房、低价商品房;搞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加强交通治理,控制机动车拥有量,提高通勤顺畅程度,减少城市拥堵概率;以硬性制度真正落实企事业单位弹性工作、错峰上下班,推动实行网上办公和远程办公,等等,都是必做的功课。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