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辞硕导办私塾:身在淤泥,心怀莲花

2014年09月01日 06:55   来源:红网   江中立

  几天前,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在微信朋友圈发表声明称,将放弃硕士研究生导师职务,以众筹的方式开办私塾书院,用于进行纯粹学术的探索。黄震表示这“其实是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希望各方能对不同意见和做法多一些宽容和包容,允许试错探索。(8月31日《新京报》)

  黄震教授请辞硕导、将开办私塾学院,作为一种教育探索,虽结果难料,但其敢于探路的姿态与精神,值得称赞。尤其是其“因个人学识、能力和时间有限,指导无方,为避免误人子弟”的真诚表态,更彰显出一个学者严谨负责的应有品格。

  从报道来看,黄震之所以请辞硕导,开办私塾学院,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是探索不同于传统高校的办学与培养模式:通过众筹途径以私塾模式办学,且招生纳徒要行跪拜之礼;二是“希望能纯粹地研究学问,不带功利性”。培养人才,进行学术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本来目的,但如今,黄震避开原有路径,另辟新路,恰恰表达了对固有培养模式的失望,颇为讽刺。

  之于前者,虽说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等知识人才,但现实却难孚人意。就笔者作为一名研究生的经验来看,高校研究生培养中,除了黄震教授提到的“一名教授带十几个学生”导致的学生与导师接触少、直接学到的东西少外,还有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的问题。譬如,以笔者所在学校的近现代史专业为例,本来,研究生大部分课程应该在研一完成,但到了研二,课程仍然排的很满,而且竟然还有一些本该在本科就该开设的通识课,这显然与研究生培养的“精专”定位有所抵牾。研究生阶段,主要任务便是广泛阅读,训练学术路子,而非像本科生一样按部就班地上课听讲记笔记。窥一斑见全豹,全国其他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状况或也并不乐观。黄震辞请硕导,就是鲜明脚注。

  至于黄震开设私塾书院的另一个目的——纯粹地研究学问,笔者也深以为然。“身为硕导十余年来,感觉学术环境和学风变化很大”。诚哉斯言。学校浮躁风气下,学术已不再是一项事业,而变成一个个由课题费支撑的“项目”,项目而非事业,就必不可少的会有绩效考核,也就与职称、待遇挂钩,学术研究被熙来攘往的名利场裹挟,自然也就不再纯粹。

  而其关于开设私塾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想法,也正是为了补救这一弊病。远离名利与躁竞之徒,平心静气坐稳冷板凳,才是做好学术的正路。实际上,黄震开办私塾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尝试,也符合钱钟书对学术研究的定位,“大抵学问皆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私塾书院虽不比荒江野老的清幽环境,但至少比风气芜杂的校园干净得多。唯有置身于清净环境,才能做得出好学问。

  不可否认,即便黄震辞去硕导、开办私塾的夙愿实现,在身份上他仍未脱离学校,但他对固有教学与学术体制所做出的突破努力,已属难能可贵。虽身在淤泥,仍心怀莲花,这是冀求改变者的现状,也是突破固有教育与学术体制应有的态度。在这一点上,黄震教授值得所有人尊重。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