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寺庙变成“市庙”

2014年08月18日 07:58   来源:人民日报   

  莫让寺庙变成“市庙”

  北京 晓勋

  17日上午,在云南昆明古刹盘龙寺门外等待多时的众多游客,终于可以进寺烧香。寺庙方表示,政府承诺不再对盘龙寺进行商业化改造,寺庙僧众同意重开山门。

  寺庙是善男信女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宣传国家宗教政策、传承历史文化的地方。然而近年来,将名寺古刹开发为旅游景点,使其成为商业化操作下的赚钱工具,是当下不少地方发展旅游经济的一个缩影。盘龙寺闭门谢客一事,迅速引起舆论反弹,不仅反映了公众对于古刹有可能沦为政府敛财工具的不满,也凸显了商业利益开发和宗教文化保护、传承的现实矛盾。

  寺庙是否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调整,当全面考虑、综合规划,特别要考虑宗教的特点。毕竟,如果寺庙都变成了“市庙”,消失的不仅仅是佛门清净之地,由之而来的文化品牌效应也将大打折扣。如何为寺庙宗教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值得各地政府思考。

  诉诸法律应成为信仰

  云南 龙敏飞

  因对一处渔场的土地所有权存有争议,近日,湖南省南县三仙湖镇政府起诉县国土资源局、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诉讼一案开庭。作为原告和被告的镇、县两级政府人士均向媒体表示,诉诸法律比行政调解更加规范公正,有利于基层问题和纠纷的解决。

  在公众的传统认知下,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命令,应是绝对服从的。“官大一级压死人”,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下级政府起诉上级政府,不仅是对传统认知的一种颠覆,自身也冒着很大的风险。正如有人指出,就算下级政府“赢了官司”,也难保不会在今后工作中遭遇上级政府的各种“刁难”。

  也因如此,公众有理由担心,具体审判过程中,能否排除权力的干扰?有了公正的判决后,如何保证镇政府工作人员不被“穿小鞋”?消除种种顾虑,不仅有赖于法院的公正判决,更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法律智慧。毕竟,下级政府起诉上级政府,依靠法律来解决问题,是依法治国的基层体现。双方唯有谨守法治底线,通过法律渠道来伸张权利,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此事的法治善意,从而让“诉诸法律”成为公众的一种信仰。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