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前先沟通”是要先沟通什么

2014年07月08日 06:46   来源:红网   周俊

  今年,漯河高级中学74人获10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体育加分,人数众多引发公众质疑。记者采访河南省体育局宣传处处长问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审查具体由谁来做?”处长犹豫了一会说“能不能你问之前咱先沟通沟通?”。(7月7日《兰州晨报》)

  作为一种常见的人际活动,沟通本身便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也就是疏通彼此的意见。从这一点来讲,在新闻采访中,媒体记者对当事人的访问,本身也就是沟通。那么,这里所谓的“先沟通沟通”中的沟通当作何解释呢?

  从现实的舆论生态来看,提前沟通的确已经成为官方与媒体进行公开对话时的惯例。就采访工作本身而言,与被采访者进行采访前的沟通,的确有利于被采访者做好接受访问的准备,从而能有的放矢地回答记者的提问,但是也应该看到的是,这种提前沟通式采访,本身并不利于采访目的的实现,尤其是在涉及到媒体监督的话题上,官员主导下的采访议程设置,更容易使新闻真相被过滤掉。

  很显然,当事官员是被记者的问题问懵了,有点招架不住的意思,那么记者到底问出了什么刁钻刻薄的难题呢?从公开新闻来看,记者只不过是问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审查具体由谁来做”,这个常识性问题又到底难在哪里呢?作为主管宣传的领导,说完全答不上这个常识性问题,实在有违常识,很显然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那么不妨再直接一点,这里的“先沟通沟通”,到底是要先沟通什么呢?

  这里的“先沟通沟通”,显然是要进行话题过滤,习惯了高大上的正确传播,习惯了对负面问题的直接过滤,当面对真相的追问时,便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被问懵的官员其实已经不止此新闻事件中的宣传处处长,在此前的新闻报道中,要么见官员被问得“无言以对,答非所问”,要么被问得干脆以重复的“高度重视”搪塞追问。这些看起来让人唏嘘的官员采访之怪现象,所折射的正是当下许多官员缺失的媒体素养。

  当新媒体已经成为潮流,传统的官民对话路径变得越来越丰富,让官民之间的话语生态也变得生动而多元,以往的灌输式、强迫式的官方主导宣讲模式,已经捉襟见肘,与时代脱节,官媒共治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潮流,社会治理也需要在这种共治下实现改进。可以说,这种传统宣讲模式的固守,本身就是执政弱能力的体现。所谓的“先沟通沟通”,是对民意的底气不足,是对真相的避重就轻。从传播效果来看,不仅无益于事实的厘清,反而让事态陷入更大的被动,引发更多的联想。

  面对“引发公众质疑”的公共问题,过滤真相、回避问题都不是新媒体时代下,应有的选择,只有以公开回应质疑,只有以透明回应真相,才能让事态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中来,才能重拾本已孱弱的公信力。于此而言,与其“问前先沟通”,不如“问前先公开”。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