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台的系列措施,是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目标,有针对性地逐个推出的,这些政策能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短期效益与长期转型。同时,针对性提高则使市场更加直接地接收到政策红利
李克强总理日前在两院院士大会作报告时提出,要在坚持区间调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瞄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功夫。若回顾近期出台的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多个领域政策措施,会发现这种定向调控思路已有较多体现。
近1个多月,中央和相关部委已连续推出10多项重要政策和配套措施。从《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到央行实施的定向降准;从稳定外贸增长的“国16条”,到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新“国九条”,可以说,每一项政策措施都与资本市场有着直接或间接关联。从效果看,这些政策不仅符合经济发展需要,保证了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稳健,而且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呈现出短中长相结合的效应。
从中短期看,这些政策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是稳定市场预期和局部“赚钱效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承受了较大下行压力。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A股从年初到5月下旬一直在2000点上下震荡,更多的时候是在不到100点的狭窄地带疲软波动。加上一向被视为分流市场资金“利器”的IPO面临重启,恐慌情绪一度在A股蔓延。
但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密集推出,特别是新“国九条”出台后,有关IPO发行节奏的信息更加透明,市场预期得到一定修正。市场虽没出现大幅反弹,但风险偏好重心明显有所上移,投资信心被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出台的系列措施,有别于以往一揽子规模扩张刺激方案,由于是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目标,且有针对性地逐个推出,这些政策都能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短期效益与长期转型。同时,针对性提高则使市场更加直接地接收到政策红利,给包括股民在内的相关群体带来了难得的局部“赚钱效应”。比如,近期国产软件板块行情大规模走红,丝绸之路与新疆板块不断升温,其背后的逻辑都如出一辙。而着眼于释放市场活力,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系列稳增长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红利释放的持续性,而且为激活更多市场热点埋下了伏笔。
5月份相对乐观的PMI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已出现稳中向好趋势。但面对依然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切不可放松警惕。继续创新宏观调控,特别是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功夫,将成为经济短期保持在合理区间,并逐渐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要保障。(经济日报记者 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