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广大企业要搭上这辆快车,敏锐地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有关部门也要主动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基于合理合法的数据分析,提高其经营决策水平和业务效率。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话题——搭上大数据这辆快车。
开饭店和搞数据,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最近竟然有了“交集”。5月上旬,知名餐饮连锁企业湘鄂情公告称,已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签订协议,共建“网络新媒体及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这让人很好奇。
事实上,餐饮等各类企业把目光往“大数据”上靠,已非新鲜事。早在前两年,“棒约翰”等快餐企业就在根据“送外卖”产生的数据调整门店布局;前几天,理财产品“娱乐宝”打出“电影众筹”概念,也把“大数据特色”的票房预测问题摆在了每位投资人面前。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正在上演争夺移动客户端的“三国演义”,其实质就是大数据之争。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投资。过去看似无用的数据一下子“吃香”起来,背后是我们正在跨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应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大数据在行政管理、生产经营、商务活动等诸多领域源源不断地产生、积累、变化和发展,并日益成为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相提并论的重要生产要素。有消息称,大数据每天给Google带来的收入高达2300万美元,一年约为82亿美元。这个数值超过了百度去年全年的收入。麦肯锡咨询公司测算,大数据每年可为美国医疗服务业节省3000亿美元,使零售业净利润增长60%,帮助制造业在产品研发、组装等环节降低50%的成本。
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认识,并将其置于战略高度加以推动。美国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韩国积极推进大数据中心战略。数据技术产业、采集业、加工业和应用业,已经成为各路投资者角逐的对象。近几年,大数据应用在我国也迅猛发展,很多金融机构开始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商业效益,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网站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送产品信息、发现潜在消费客户,我国吉林省的一些地方,还开始利用大数据指导农民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在最近的广交会上,不少卖医疗设备的厂商都表示,“大数据”标签,已经成为健康设备扩大出口的有力“敲门砖”。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广大企业要搭上这辆快车,敏锐地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有关部门也要主动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基于合理合法的数据分析,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和业务效率,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本文执笔:经济日报记者 马志刚)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