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即将毕业的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天一,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环球金融中心开了家40平方米的常德津市牛肉粉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张天一共同创业的3个“小伙伴”的身份分别是硕士、MBA、前公务员。
在教育分层中,北大等高校研究生占据了“顶层”;在职业分层里,牛肉粉店的老板处于“底端”,强烈的概念对比和角色反差,让“硕士粉”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此之前,北大学子卖猪肉、大学生矿工、硕士女城管都无一例外地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说到底就是新奇效应放大了大众的想象空间。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大学生就业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大学生步入职场后的角色扮演达不到人们的心理预期,“读书无用论”、“脑体倒挂论”便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之际、酒酣耳热之时的谈资。那么,“硕士粉”到底是就业挤压的产物,还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在一个讲究“学历出身”、看重“学校血统”的就业氛围中,作为北大研究生,张天一在求职过程中不仅具有先天的性别优势,还具有后天努力获取的学历优势。换言之,张天一不一定找不到“理想工作”,而是有着与众不同的就业观——本科就创业开过两家餐馆的他,最终选择家乡人人爱吃的牛肉粉作为新的创业项目。
“硕士粉”本质上是“对接”,实现了社会需求与个人选择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一个大问题,老百姓也从来都不缺乏对餐饮消费的热情。牛肉粉店看似不起眼,却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硕士粉”、“良心粉”的符号营销,“在他乡,还原家乡味道”的经营理念,用法律思维和精神来从事餐饮,何尝不是当代大学生求职的真实写照。
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曾如此阐释大学教育的应有之意:“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和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情趣。”当许多年轻人以发财、当官、出名作为成功标准时,张天一和他的同伴们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安心于辛勤劳动而获得的平凡生活,能够以平和的心境去追求成功。
作为一个典型就业样本,“硕士粉”摈弃了单一的职业期望,不迎合世俗偏见,尊重内心的价值判断,勇敢去追寻青春的梦想,在众多出路中,选择了看似并不光鲜、耀眼的职业。而在一个温暖的社会里,摘掉“有色眼镜”,尊重每一个职业岗位,给予勇于尝试和探索的年轻人更多的社会认同,才是应有的态度,这样的社会才有持久的动力与活力。(经济日报记者 杨朝清)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