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斤生菜卖不了一碗烩面钱是谁的无奈

2014年04月04日 10:02   来源:荆楚网   郭元鹏

  又见菜贱伤农!近日,记者走访郑州市中牟县菜农发现,这里种植的大量芹菜、生菜、菠菜等蔬菜遭遇低价格,一位菜农的芹菜品相很好,才0.28元,品相差的也就0.1元一斤。无奈之下,只好将蔬菜犁进地里或弃置路边。菜农无奈的说“40斤生菜换不来一碗烩面。”(4月3日《大河报》)

  40斤生菜卖不到一碗烩面的钱,我不知道当地烩面的价格几何,不管这句话是有点夸张,还是没有夸张,我们都应该从这句话里听出菜农的无奈和诉求。辛辛苦苦劳作,忙忙碌碌收获,到手里的钱却不是汗水付出的正比,这让“劳动最光荣”失去了色彩。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简单的去埋怨,去谴责。你说菜农不懂市场,你或者说政府没有担当,这都是老生常谈。我们需要冷静的分析一下,菜农的那碗民生的烩面究竟哪儿去了,我们要为含辛茹苦的他们找回那碗填饱肚子的烩面。

  固然,这些蔬菜的价格走低,是因为种植量大的原因。都说物以稀为贵,少了点兴许就会贵了点。但是,菜多不是换不了一碗烩面的无解之题。每到一次菜贱伤农事件出来的时候,总会看到社会上很多的爱心。不是购买爱心西瓜,就是购买爱心冬瓜。这样的爱心可以挽回菜农的损失,却不是灵丹妙药。在这个环节上,政府作为的手,就可以帮助菜农找回那碗烩面。菜多导致菜贱,政府需要出手援助。菜农之所以把好好的青菜给抛却了,是因为一时卖不出,是因为无法储藏。政府应该建立公益冷库。要么将蔬菜收购起来,存储慢慢销售。要么就免费提供冷库,供菜农使用。

  这里面还有一个政府引导的问题。当然,菜农对政府伸向菜地里的手是反感的。但是,不意味着我们就无所作为。种植什么,政府可以拿出分析后的推荐意见,让菜农自己参与决策。多些引导就会少些鲁莽的种植。这其中还牵涉一个产销一条龙服务的问题。政府是为民生服务的,理应关心菜农能不能用汗水换来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面。

  菜农的烩面去哪儿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需要思索。菜农没赚到钱,市民少花钱了吗?到市场上去问问买菜的大妈,看看她们的菜篮子是不是轻松了。可以说市民的菜篮子和农民的菜筐子的感受是有很大距离的。菜农种地赔本了,市民吃菜吃不起了,这是什么原因?正如报道中提及的一位菜农的芹菜价格才0.1元,市民买到手的是多少?在这个蔬菜的产业链上,一环环伸向远方,层层加码。而两头的市民和农民都是苦涩的。减少中间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政府设立直销区,让市民的菜篮子和农民的菜筐子对接起来。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吃上烩面,市民才能吃好蔬菜。我们不妨在小区,设立公益性质的菜店试一试。

  40斤生菜卖不了一碗烩面钱是谁的无奈?菜农的一碗烩面去哪儿了?这是一道民生考题,那么谁能帮助菜农找回那一碗烩面呢?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