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浙江温岭关停鞋企 政府管理不应"一刀切"

2014年02月24日 09:5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今年初,浙江省温岭市大东鞋业的一场大火夺走了16条生命。当地政府痛定思痛、随后展开集中整治行动,拆除了大量违法违章及有消防安全隐患的建筑。但行动中关停了近5000家鞋企、近4000家出租房屋,部分企业主和工人对此表示不满。

  温岭市是中国鞋业生产基地之一,有“中国鞋类出口基地”、“中国鞋业名城”、“浙江省鞋业工业专业区”等称号。然而,如今鞋企似乎成了被当地政府“驱赶”的目标,核心关键词是“强制关停”。当然,这数千家鞋企基本都是规模很小的作坊式企业,工厂就建在自己家或者租来的居民楼里,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应该加以规范。

  事实上,类似现象在江浙地区非常普遍,几乎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比如义乌的小商品、海宁的皮革制品等,企业规模大多很小。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这种细分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时至今日,这种几乎没有进入门槛的自发性产业集群,是否仍旧适合当下的现实,以及一场大火所带来的究竟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刻警醒,还是为保住乌纱帽而不问好坏的“强制关停”,引起了人们的猜测与思考。

  问题在于,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在亡羊补牢和因噎废食之间掌握好一个必要的度。不得不说,强制关停有点简单生硬,就算存在消防设施不合格、无证经营、营业场所建筑违章等问题,为什么不给予整改的机会,而必须被一律关停?如果商业大厦林立的大城市发生火灾,岂不是要将所有商业大厦都关闭?

  鞋企经营如果有问题就应解决问题,并且给予一定整改期限,由市场来优胜劣汰,这或许要比“一刀切”的“迅速死亡法”,更符合市场原则。(舒圣祥)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