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元宵节的夜晚,全国33个城市再次遭遇重度及以上的空气污染,但是,也有数据折射出马年新春里千年习俗的悄然转型。
据统计,除夕零时至正月十五24时,北京全市共销售28万余箱烟花爆竹,同比下降近三成;全市清运烟花爆竹残屑2935.66吨,仅是去年的一半。不独北京,湖南浏阳一家烟花企业,2012年元旦到元宵节期间大型焰火燃放的收入大约1600万元,今年仅有400万元。
分析起来,新风出现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中央加大作风建设力度,中央纪委节前专门下发《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公款消费的“大主顾”没了,烟花销量自然下降。另一个原因,就是雾霾。“春节期间不放烟花爆竹”,从网友发起“微倡议”,到多地市民签名承诺,“会呼吸的痛”刺激着国人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少一点燃放,少一点污染,已成共识。
这两个原因让人思考:遇上时代要求,应该如何引导传统习俗“华丽转身”?碰到行为惯性,社会治理又该如何促其“转弯改道”?
显然,“一禁了之”的硬碰硬,在过去多年烟花爆竹禁改限、限改禁的拉锯中,呈现疲态。而杜绝公款购买烟花,不燃放、少燃放从党员干部做起,无疑是一种“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风气带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民众沟通,改进引导方式,利用正面经验与反面教训进行宣传,公众自然能得出结论,也才能自觉规范行为,进而改变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
春节前,北京市发出通知,要求党员、干部带头不放、少放烟花爆竹,呼吁广大市民少放、不放。大年初一,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响应呼吁的市民发出感谢信。一个要求、一个呼吁、一个感谢,让市民看到了“正人先正己”的态度,也增强了民众的参与感和责任感。而今年北京街头的“红尘做伴”“雾里看花”等宣传画,画面形象,语言风趣,不以说教面孔示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然而,正如治理雾霾不会一蹴而就,习俗的转变也不是短期工程。今年的元宵夜雾霾天气中的漫天烟花,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实际上,年俗并非只有烟花爆竹。与亲人团聚,与朋友相约,逛庙会、猜灯谜、看花灯……烟花少了,年味可以依旧。作为社会治理者,要给文化的转型、文明的进步以时间,更要有引领潮流的智慧和勇气。
传统习俗与现代治理的碰撞,是在社会转型期的考题。马年新春,我们已经破题,但要写下更好的答案,还需“路遥知马力”。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