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春运 浓缩国家社会变迁(图)

2014年01月29日 08:07   来源:长江日报   付小为

30年来,王福春在狭小的车厢里记录下时代的变迁,高铁开通后,《火车上的中国人》中的影像正渐渐成为历史

    春节临近,身在异乡的游子纷纷收拾起行囊,踏上返乡之旅。

 

  就在此时,你可能还在超市、商场,为亲人选购礼物;或者,你已经整装上路,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又或者,你刚刚经历完春运大潮,正与家人欢聚交谈。无论现在的你处在哪种状态,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你”,共同的回家的愿望、踏上归途的行动,构成了春运这幅宏大的拼图。放在时代的巨幕下,每个个体构成的图画与故事,都折射出一个时代,乃至人类永恒的特征。

  永恒的亲情

  过年,回家,在路上,不需要什么理由,也不必多做解释,它是常态,是惯例。在即将结束的一年与即将开始的新的一年间的一个空档,我们调整节奏、放慢脚步。春节期间,回家,与家人团圆,是最重要的主题。

  对于很多工作、生活在外的人来说,一年最大的期盼,就是春节。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在这仅有的几天里,他们才能真的放下手中的一切回到父母身边,和亲人吃吃饭、说说话。虽然常年在外生活,该习惯的、该适应的也都习惯了、适应了,但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从来没有减少。哪怕通讯、网络技术发展了,讲电话、打手机、视频聊天都不在话下,也不能替代面对面的相见,情感的直接触碰。

  如果纯粹用经济、成本去计算过年回几天家的“投入”,基本不会认为这是划算的。然而,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沟通、拥挤的旅途,放在情感的天平上,并不能相提并论。血脉相连、情感牵挂,在迫切的回家的心情下,任何的投入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种至亲之间、家人之间的,最纯粹、本能的相互联系的冲动,在千百年的春节传统里延续、加深。事实上,这份以血脉亲情为基础的感情,也可以拉到全人类的视角之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都能找到属于他们的亲人相聚的日子。应当说,正是这份永恒不变的情感,让人类得以在这座星球繁衍生息。

  火车代表变化的速度

  不管什么年代,过年回家是不变的主题,但旅途上的故事,却随着时代的改变,不断跳转着画面。一组题为《火车上的中国人》的图片,记录下了镜头下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过去,绿皮火车走进了历史相册。现在,乘坐着动车、高铁返乡的人可能无法想象,就在十多年前,坐火车回家不仅仅是一趟旅途。在那个时候,在地图上任意两点间穿行,都需要付出动辄十几小时,甚至几天、大几天的时间。于是,与绿皮车有关的记忆,同时也是“以车为家”的记忆。坐上没有太多班次选择的火车,做好漫长时程的准备,剩下的,就是要自在地、像在家一样的在火车上“生活”几天。这不止包括容易想到的吃、喝、拉、撒,还包括自备板凳、地毯、木架,当座椅也好,睡觉也好,无拘无束。

  如今,火车开得越来越快,点对点的距离无形中越拉越近。对于很多人而言,坐火车回家真正地回归到了旅途。看一看窗外的风景、听一听手机里的音乐、翻一翻手中的杂志,最多在车上吃一顿饭,就到家了。

  时代表情写在归乡者脸上

  时代在变,火车在变,坐火车的人也在变。

  作为大众交通工具,火车以其最大的承载量,容纳了不同领域的人。而不同时代的,代表不同人群的个体,无论从他们的穿着打扮、佩物挂饰,还是表情、动作里,也都可以读出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个人的大致特征。

  改革初期,单调、一致的服饰之外,几块手表、几个“大波浪”,就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上世纪90年代,“大哥大”一度作为财富和流行指标而存在。人们略带拘谨的表情下,不时流露和迸发出对新生活的跃跃欲试。面对突如其来的抓拍而神情失色,在开放的公共空间却自在自得。在一年又一年往复的旅途上,一些当年、当季的时髦发型、高档物品,都可以看作那个时代的小小缩影。人们会为新生事物吃惊,但又很快地学会习惯并接纳,甚至模仿。

  现在,硬要用某个物品、发式将人归类已经有些困难。我们生活得更加自在,表情更加自信自足。追求个性、自由选择,而不是统一在一种颜色、一个品牌之下。紧跟流行没有错,走另类也可以。人群越来越细分,选择越来越多元,我们彼此尊重,但未必完全认同、理解。

  越来越近也越来越远

  无论你去向哪里,回家的时间确实在缩短。必须承认,虽然春运是痛苦的,人流往来熙熙攘攘并不好受,但相较于以往,回家是越来越容易的。

  犹如一年一度的迁徙,方向从城市到农村,过去的数十年,这样的轨迹没有改变。甚至伴随开放阻滞的一点点打开,这条轨迹的脉络在一点点加重。每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条春季输出、冬季归来的曲线运动中。

  虽然城乡之间的在途时间在缩短,但返乡的路途并没有缩短。要逐梦、要更好的生活、要生存,就要背井离乡,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改变。某种程度上,行走得愈远、回乡之路愈艰难,也意味着城乡发展距离拉得愈大。

  代际在变化中难以沟通

  为了那份真挚的情感而回家,回到家里却无言以对,很多两代人,陷于类似的苦恼中。为什么不能好好陪家人说说话?与其说这是情感的淡漠,不如说这是时代的无奈。

  或许,从踏出家门远行的那刻起,横亘在两代人间的沟壑就在一点点撕裂。从乡村进入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大时代中辗转跌宕,学会怎么一个人生活,怎么在无依无靠的环境下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类问题。当下一代人经受住一次次的磨砺,终于能够独自面对城市里的所有问题的时候,他(她)判断、思考问题,甚至生活方式,已经与过去的自己截然不同。

  回家,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一份亲情的牵挂。维系其间的是情感,是回忆,而未必是当下。这个时候,传统思维与现代思维的碰撞,对相互沟通的渴望,与交流无果间的冲撞,往往爆发出更多的失望。这种情况,在城乡回流间尤其明显。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