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曝吃空饷”暴露的人事管理悖论

2013年11月29日 06:56   来源:红网   武洁

  只拿钱,不用干活,却也不见得让人心安。杭州上城区法院最近判了一起离奇的案件:杭州一家事业单位的员工李某称他“被吃空饷”,要求单位给他安排工作。(11月27日《浙江日报》)

  有道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吃空饷”却是个例外。只拿钱,不干活,甚至连面都不必露,相比偶尔能吃上一顿,但下一顿很难有着落的“免费午餐”,“吃空饷”显然要来得更加给力,也更有可持续性。按说,这样的好事儿,显然比馅饼砸头上的概率还要小,有幸吃上了“空饷”的,多半就怕走漏风声,或是遭人曝光,有朝一日吃不上“空饷”,岂有不满于“吃空饷”,自砸饭碗之理。从这个角度来看,状告单位让自己“吃空饷”,的确要比“吃空饷”本身来得更加离奇。

  不过,状告单位让自己“吃空饷”,的确还不是“空饷”吃腻了。之所以只拿钱,不干活,仍然不满,其中则另有原委,甚至与通常意义上的“空饷”并不能简单混同。事实上,此空饷非彼空饷,相比双方达成一致、暗中操作的“吃空饷”现象,此处的“空饷”称之为“冷板凳”恐怕才更加合适,虽然无事可做仍然能领到薪水,但其实是被单位打入“冷宫”,不受重用,对于心中仍有怀有志向和抱负,并不想混日子的人来说,这样的“空饷”自然并不是什么好滋味。

  当然,话又说回来,有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世上本无永恒的岗位,即便是事业单位,出于职能调整而带来工作岗位有变化,甚至根据个人能力和水平调整其岗位,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假如个人不能胜任岗位,另作安排,也本在情理之中。而按理来说,假如确实无法胜任岗位和工作,用人单位其实有权与当事人解除合同,而不是安排“冷板凳”,活不干,钱照发。当然,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人事关系的复杂注定了在解除合同上,很难如市场化的企业那般干净利落,各种关系的勾连其间,勾心斗角的人事关系,坐上冷板凳的究竟是水平太低,还是关系不够,甚至是办公室政治的落败者,也就很难分辨。

  只不过,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既然吃的是皇粮,每个岗位都是由财政给付薪水,那么,任何形式的“吃空饷”现象,其实都没有存在的理由。即便是考核不合格,是否就可以一直放在“冷板凳”上,啥也不干,照样拿钱,即便是作为惩罚方式,恐怕也值得质疑,甚至极有可能形成对偷懒怠工者的激励。

  基于此,自曝“吃空饷”的背后,暴露的恰恰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悖论,而这样的事业单位人事关系氛围,其实要比自曝“吃空饷”本身更加离奇,这样的人事关系,会滋生怎样的事业单位工作绩效,也更令人担忧。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