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四风,随机暗访能治标又治本吗?

2013年10月08日 10:02   来源:东方网   怡然

  中央推出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并三令五申,不时抓住典型案例通报批评,今年的国庆长假理当风清气正,挥霍公款大肆吃喝和请客送礼的现象可望绝迹。其实不然。

  据报道,浙江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正风肃纪工作小组在长假期间深入基层四出暗访,结果屡有“斩获”:10月3日,在诸暨市的一家农家乐查阅相关用餐记录后发现,诸暨市某镇政府有工作人员当天中午在此吃饭,当餐消费1078元,并签名挂账;省某国企在此消费650元;某国企诸暨市有限公司在此消费1660元;10月2日,诸暨市某局在这家农家乐消费880元。尽管这些消费不是大数字,较之过去胡吃海喝的铺张做派,可谓不足挂齿。但是,这至少表明,公款吃喝并未销声匿迹,大宾馆里或许少了许多,小饭店却“涛声依旧”;城里的公帑消费或许已经式微,农家乐里还有人在吃公作乐。而一个地方的“正风肃纪”小组暗访查获的案例,恐怕只是一种偶然,未去过的地方、未被“逮个正着”的公款吃喝,不会太少吧!

  于是就涉及一个问题,为什么公款至今尚未涂上“防腐剂”?为什么还不时有人要“顶风冒险”以公款大快朵颐?临时机构的随机性暗访有可能治标又治本吗?以上述业已被发现、曝光的案例看,可钻的空子还存在着,挥霍公款的路径并未完全堵塞。比如,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在吃喝后可以“签名挂账”,这里的漏洞显而易见。我们设想、推测一下,如果在财务制度上,未经审核批准,公款请吃一律不得报销,更不允许赊账消费,这些公职人员还会为所欲为吗?要是对肆意消费公帑者实行“零容忍”,一经发现,严惩不贷,这些政府、国企的人员还至于仅仅为了自己的馋嘴而担惊受怕、战战兢兢?

  本届中央政府的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提出要管好钱财,逐步做到所有政府开支都要事先编制预算,让人民能有效进行监督;要政务公开,向人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今年起,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这里的关键词就是“监督”和“公开”。因此,暗访式的治理固然有必要也会有效,但更需要在建章立制,严肃法纪的前提下,向人民群众如实报告公帑开支,将包括财权在内的公权力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这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比如,将每一次请吃的每一笔开支公之于众,形成一种不得例外的惯例,上述那些吃喝公款的行为还会不收敛乃至杜绝吗?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