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保护未成年人,从宣传教育入手

2013年08月15日 08:47   来源:环球时报   唐盛利

  最近,有关未成年人被性侵案的报道此起彼伏。这些案件深深刺痛了社会神经,引发民众的焦虑和不安。如何有效防范未成年人被性侵,窃以为首先应从宣传教育入手。

  从宣传教育对象来看,应突出三个群体。首先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易成为性侵对象。而我国生理教育近些年虽进了中小学,但大多还是“羞答答的”,以致未成年人在遭性侵后羞于开口。其次是父母。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保护子女健康成长是每个父母应尽的义务。但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还一定程度存在,一些父母对女孩成长的放任、疏忽之处较多。有的外出务工父母,忽略了子女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其三是教师。一些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看得重,但对师德高低鲜有问津。一些师德败坏者,性侵未成年人更方便、更隐蔽。

  从宣传教育内容来看,应把握三个边界。一是媒体传播应有“禁区”。从近来媒体报道的未成年人性侵案看,部分媒体把性侵的详细经过、染上性病、致残致死作为报道的重要内容,而忽略报道施害者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这种传播不仅给图谋不轨者“授之以渔”,而且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媒体在报道性侵案时,应为未成年人隐私设立“禁区”。二是突出法制道德教育,设置“雷区”。法制道德是维护社会发展的基石和防线,也是防范未成年人被性侵的重要手段。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应得到广泛宣传,胆敢触犯“雷区”的,必定受到严惩。三是走出媒体传播的误区。一些媒体在报道性侵案时,把政府、学校当“出气筒”。但家庭的保护同样不可或缺。媒体在宣传报道时,应理性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给一些失职的父母以警醒。

  从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来看,应突出便捷有效。一要与新媒体结合,通过短小精辟的故事、动漫,给未成年人及其父母以教育。二要上课堂、进试卷,把未成年人性安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升学考试的组成部分。三要上墙壁、进农村。未成年人性侵案多发生在农村,与电视报刊覆盖薄弱、宣传教育不到位不无关系。可仿效传统方法,把宣传标语刷上墙,向农民普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知识。总而言之,只要全社会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未成年人性侵案就会从根本上减少。(作者是中央综治办综治一室副处长)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